154名創業學子催生4萬崗位 上海外貿學院創新課程激發學生自主創業能力
在剛剛結束的就業交流會上,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與往年一樣接到了許多企業“訂購”畢業生的訂單,更特別的是,耐飛網絡科技、松大廣告等由該院畢業生自己創立的企業,也回到母校招收員工。記者昨天從外貿學院有關部門獲悉,外貿歷屆有154名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總共已經為社會創造了近4萬個就業崗位。
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校長王新奎對記者表示,在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后,能否為社會提供大量企業需要、就業前景良好、創業意識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就已成為判斷一所高校是否有社會責任意識和核心競爭力的標志,“外貿學院不斷探索調整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規格,就是為了讓學生具備更強的就業能力和創業信心。”
兩年前,外貿學院就建立了以學生職業發展為導向、體現終身教育理念的開放型公共教育培訓平臺——學位后培訓基地。基地為學生量身定制的“實驗項目”和“實驗課程”,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相關課程都根據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規格要求進行設計或直接與國內外名企共同創立,授課教師則直接從企業界或政府相關部門聘請。據統計,兩年來已有近2萬人次學生修讀了基地的59門課程,對修讀課程的總體滿意度為98.4%。2006屆畢業生中共有1910名學生修讀了基地開設的課程,占外貿學院畢業生總數的98%。
為增強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學校還系統推進了課內外專業實踐課程建設,強調教學的互動性、仿真性、實踐性。目前,學校已開發了國際貿易模擬訓練、英語多媒體應用能力訓練、法律實務訓練、金融證券模擬實習等7項專業模擬教學項目。讓學生通過模擬訓練,參與進出口貿易全過程,完成各業務環節的操作,從而掌握從事國際貿易的基本操作技能。這些課程不僅受到學生歡迎,也得到了高教專家的好評,7項課程中有4項獲得上海市教學成果獎。
外貿2006屆畢業生周強告訴記者:“剛進學校時,國際貿易這些專業內容完全只是一個書面概念,是模擬實踐課程讓我真正開了竅,事實上,正是這些模擬操作的內容,對我從大三開始的創業帶來了很大幫助。”周強雖然剛剛畢業,但自創公司已經初具規模,這次到母校除計劃招聘幾名同學到公司就職外,還要接納10多位在校學生去就業實習。
外貿學院致力于創新型人才培養的探索開始顯現成果,對2006屆畢業生的調查顯示,未來有創業計劃的學生達3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