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大學積極推廣“創業工作室”開辟就業新路
當同學們忙著找工作之時,溫州大學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03級環藝6班的魏安順和另一名同學共同“當家”的“藍蝸牛設計室”最近正式成立。自從在學校開辦了大學生創業工作室,魏安順就萌發了畢業后自主創業的想法。“學校為我們開辟的創業工作室在大家心里埋下了創業的種子,以前一起在創業工作室忙活的另外5名同學也都已找到了工作崗位。 ”小魏喜滋滋地說。
在溫州大學,像小魏這樣打算畢業后自己打拼的學生不在少數。楊平表也是在創業工作室里成長的創業者,讀大二時,他聽說學院有個大學生創業中心,可以為學生組建創業工作室提供場地和智力支持。于是,他就和四五個同學一起申請組建了“青茗工作室”,主要為企事業單位進行壁畫創作。“創建了自己的工作室,不僅能把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還能提前了解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楊平表說,“我是從蒼南山區出來的,別看我現在挺能說的,原先我卻是一個很害羞、內向的人,一和陌生人說話就臉紅。自從成立了創業工作室后,為了接業務,我就努力學習怎樣和別人交流,漸漸地就有了不少固定的客戶,還有許多是當地的知名企業。”今年就要畢業的楊平表得知自己兼職過的慶江美術學校正準備轉讓,這個師范專業的小伙子考慮后,決定接手這所已有十多年歷史的業余美術培訓學校,現在他已是這所學校的法人代表。
據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黨總支書記謝志遠介紹,從4年前成立大學生創業中心以來,先后有500多名學生參加了創業實踐活動。去年,該學院近300名應屆畢業生因為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初次就業率達94%。為了給學生更多的實踐輔導,學院從2004年開始,聘請了一批知名企業創始人擔任“創業導師”,給學生傳授“真經”。創業中心就像一臺“孵化器”,“孵”出一群年輕的“創業先鋒”,還帶動了學弟、學妹就業。
現在,美術與藝術設計學院的創業中心已擴大到全校,學校提倡創建與所學專業有關的工作室,并引入競爭機制:如果創業工作室形同虛設,不開展活動,將會被“黃牌警告”;一年內形同虛設的,還要退出創業中心,讓其他申請者進入。“創業并非無奈之舉,應成為大學生成才的重要模式之一。”溫州大學校長陳福生說,“溫州民營經濟的發展和就業形勢的變化,帶來了創業型人才需求的激增,我們開展創業教育和實踐,正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創業觀,引導學生從被動就業向主動創業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