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創業者更應上大學
“60后”乃至“70后”創業成功的人幾乎全部大學畢業。網易的丁磊,畢業于成都電子科技大學;搜狐的張朝陽,畢業于清華大學物理系,1993年在MIT獲得博士學位;新浪網的創辦者王志東,畢業于北京大學無線電系……
“幾乎所有納斯達克上市公司(含香港上市的騰訊)的中國概念股,沒有一家公司的創始人不是大學畢業。”高燃在其博客中說,這絕對不是巧合。他認為“80后”創業者更應該上大學。
鄭雄偉認為,一個人固然可以自學,但上過大學、讀過研究生的人,往往有更好的學習方法,理解力比那些自學的人要強一些,接受新知識、新事物的速度也會相應快些。況且,只要具備創業者應有的素質,上完4年大學后再創業,也耽誤不了什么。
有專家認為,創業主要需要三方面的能力,專業知識,市場知識以及社會資源的擁有、培養和使用能力。“能否創業成功,主要取決于個人的素質和性格,與上不上大學關系不大。”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主任姜彥福教授說,盡管如此,他仍然認為,沒上大學就創業成功的畢竟是少數。在大學里可以系統地學到一些專業知識,對于將來創業會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幫助。如果學校還能開設一些關于創業知識的課程,可能會對大學生將來創業有更大幫助。
Google中國區總裁李開復也表示,不一定要讀大學才能成功,但是在今天中國的社會,讀了大學對多方面的發展都會容易些。
應對競爭要依靠高學歷的智慧
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創業的吳先生,正打算把公司賣給合伙人,自己去讀書。他剛開始只想打工賺點零花錢,于是就去幫人裝電腦,后來慢慢涉足了系統集成。那時市場剛剛起來,做的人不多。幾年來,吳先生的公司已經有了一點規模,但當他想把企業繼續做大時,遭遇到發展瓶頸。
“我很后悔,創業時期沒有兼顧好學業。”吳先生說,市場已經飽和,要繼續競爭必須是知識化、管理化,他的能力已經應付不了了。更令他沮喪的是,幾個投資商聽說他沒有大學畢業后,連談都不和他談。
創業成功與否,與學歷關系不大,但是高學歷可能對企業做大更有幫助,這是一些專家的共識。
不少創業者在采訪中指出,很多高學歷、高智商的人并不比低學歷的人更有創業優勢,因為他們的思維在長期的教育中形成了定勢。低學歷的創業人可能在思想上確實少有顧忌,他們能夠覺察到市場的動態,迅速切入市場尋求商機,但是市場飽和后的企業轉型和應對激烈的競爭依舊要依靠高學歷的智慧。
清華大學中國創業研究中心5月底發布的《2005年全球創業觀察中國報告》顯示,中國創業活動最多的年齡段在25歲至34歲;絕大多數創業者是有就業經歷的人;創業者的學歷以高中生為主,而受過大學教育的創業者比例相對較少。但是該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MBA中心等年初聯合公布的《中國百姓創業調查報告》顯示,創業者學歷水平的整體趨勢正向著高學歷方向發展:小學、初中、高中的學歷人數在減少,專科、本科、研究生學歷的人在增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