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完善西部人才政策
與李昌錦和小張的義無反顧不同,今年畢業于河北工業大學的小李目前雖然還未落實理想的意向單位,可當記者問她為何不去西部發展時,她卻連連擺手說:“我可不想去西部,去了就很難回來了。”
其實,小李的想法代表了相當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心聲。支援西部一些人是看重國家對支援西部的大學生的種種優惠條件,有些人害怕由于種種變故,比如在當地成家立業等,在支援西部的“服役”期滿后,因種種拖累而回不了內地。所以,很多大學畢業生寧愿畢業后選擇在內地大城市漂泊不定,也不愿意去西部找一份穩定的工作。
“這種現實導致了西部人才總量嚴重不足,后繼乏人,使得西部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應用型人才、高層次人才和服務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各類實用人才都極度緊缺。”幾年前就選擇支援西部,現已定居新疆的新疆且末縣地方稅務局辦公室主任謝續凡對記者說。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教師和談認為,大學生擔心支援西部“有去無回”的心理,除了大學生對西部存在偏見和誤解外,與近些年有關部門在落實國家政策時存在偏差也有關系:其一,中央和省區黨委政府的人才政策很好,但西部有些縣市貫徹落實不到位,缺乏相應的保障和配套措施,宏觀指導多,具體措施少,對人才關心和照顧不夠,以至于人才來了很快又走了;其二,地方政府雖然不斷加大吸引人才的力度,制定人才引進的辦法,但由于地方財力不足,條件差一時難以解決,工資水平較難提高。
劉月波主任則指出,某些部門和高校制定的措施在鼓勵學生服務西部的工作中確實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有些措施也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完善。比如,考研加10分、考公務員同等條件優先錄取、學校和人才市場免費保留檔案和戶籍、給予榮譽以及獎勵等鼓勵政策,對于那些只想短期服務的學生并沒有從根本上解除后顧之憂,在考研和就業的時候依然面臨很大壓力。
優化西部人才成長環境要落到實處
針對大學生支援西部中存在的問題,有專家指出,一方面,學生是否到西部工作或者扎根西部,是和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密切關系的,高校應該鼓勵那些與自身人生觀、價值觀相符合的學生,通過參與大學生服務西部的項目了解西部,到西部工作,實現自身價值。另一方面,應該遵循市場的規律,加強西部人才戰略的宣傳教育工作,讓更多的學生有服務西部的光榮感和責任感,西部地區也要積極創造適合大學生發揮聰明才智的空間和舞臺,讓學生真正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
對此,和談則給出了更為具體的對策建議,首先,從國家的政策和制度方面加以保障,由有關部門制定具體可行的西部人才引進辦法,國家補貼一部分,地方配套補貼一部分,提高在西部服務的人才的待遇,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同時加大監督力度,把國家政策落到實處;其次,加大各種“西部計劃”的實施力度,制定相關的措施,為到西部服務超過5年以上的人才開綠燈,主動解決他們的戶口、人事調動和家屬工作,吸引他們在西部定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