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大學生就業:轉變觀念,就業不難
據來自山西省勞動力市場和人才市場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給大學生提供就業崗位的用人單位當中,國企、事業單位僅有約不到一成,民營企業占到了九成以上。人才市場的一位工作人員解釋說,這份數據意味著,10個大學生里,可能只有1個能進入國企和事業單位工作,其余9個只能到民營企業等其他單位就業。
另據一項最新調查顯示,全國2000萬的待業者中,有一半是大學生,大約60%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這是所有的大學生邁出校門后不得不面對的現實。
雖然就業形勢嚴峻,但也有許多大學生,不等不靠不要,憑著辛苦和智慧,自主創業,快樂工作,也為自己的人生開辟了新的途徑。
有的找工作連連碰壁,畢業后至今依然呆在家里;有的則自己艱苦創業,打拼未來;有的放下架子,當上了高級保姆……在今年大學畢業生擇業高峰基本告一段落的時候,連日來,記者在采訪中看到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就業結果。
今年剛剛大學畢業、學企業管理的陳婷(化名)順利在省城一家私企當上了辦公室文員,盡管薪水不多,可她還是很滿足。她說:“專業對口有學習機會,先給自己一個熟悉社會的平臺,我不會一輩子做文員的。”
記者向陳婷打聽了一下她同班同學目前就業的情況,結果是:班里一共有42個同學,26個同學都找到了工作,其中有3個同學應聘做了村官,23個在民營企業就業。而沒找到工作的,有的是在等家里托關系找個事業單位,謀個固定職業;有的則是復習考研,準備繼續深造;有的則是不滿意各種薪金待遇,等待“更好”的工作。
記者還采訪了省屬一所大學行政管理專業的大學畢業生,全班39名學生當中,4人當了村官,3人在公辦學校當老師,1人在河北一國企就業,1人在媒體工作,2人上研究生,其余28名均在民營企業就業,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昆明、蘭州、太原等地。
就業形勢嚴峻
今年2月份,省教育廳公布了我省2006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統計數據,全省研究生、本科生及專科生的就業狀況,均不盡如人意,研究生就業率最高,也僅達72.9%,本科生、專科生就業率分別為72.3%、58.5%。這意味著,去年我省有近三成的本科畢業生、四成多的專科畢業生沒能找到就業崗位。今年,我省高校畢業生人數是13.7萬,比去年增加了2.5萬。
去年,在山西人才市場求職的高校畢業生(本科及本科以上)共93萬人,而用人單位提供的就業崗位僅42萬個,遠遠不能滿足需求。太原人才大市場今年上半年的就業統計數據顯示,由于應屆高校畢業生是求職主力軍,其規模的不斷擴張,導致就業市場明顯處于供大于求的局面,就業狀況并不看好。這樣,今年大學生的工資狀況也低于往年水平,期望月薪平均值從1200元-1500元下滑到1000元左右。山西人才市場一位工作人員根據歷年數據進行對比后表示,從去年年底開始,大學生期望月薪水平下降到了1000元左右,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另外,有50%以上的大學生專業不對口,“委屈”就業。
轉變觀念,就業不難
大學生怎樣才能順利就業?如何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生涯?山西省惟一的全球職業規劃師、高級職業指導師潘霞說,轉變觀念,就業不難。她分析說,我國的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已經是一種大眾教育,而不是過去的精英教育。因此,大學生一定要把自己定位成一個普通勞動者。
潘霞認為,一個人的職業生涯大約在40年左右,分早、中、晚三個階段,每一階段大約是13年。在職業生涯的早期,這一階段要吃得起虧,吃得了苦,受得起委屈,遭得起罪,這樣才會為下一個職業生涯階段打好基礎。
與此同時,大學生還要明確兩個概念,即內職業生涯和外職業生涯。外職業生涯包括你工作的時間、地點、場所、職務等等,這些都是不穩定的,在環境發生變化時,隨時都可能被剝奪、拿走。內職業生涯是指你的知識、能力、才華、抗挫折能力等等,這些是你的核心能力,是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剝奪不走的。因此,當你剛剛走出大學校門,在沒有積累足夠的內職業生涯時,不要過多地去追求外職業生涯。
潘霞說,一個剛剛走出大學校園的大學生,在既無閱歷,又無背景的情況下,當得到一份工作時,首先要珍惜,然后努力克服困難干好工作,最后在自己的崗位上有所提升,堅實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到達職業生涯的塔尖。
目前,雖然就業形勢嚴峻,但也有許多大學生,不等不靠不要,憑著辛苦和智慧,自主創業,快樂工作,也為自己的人生開辟了新的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