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性似乎在這里顯示了它那神秘的力量,使廣東藥學院兩個學生的命運以悲劇的形式關聯起來:家里條件不好,很早就在學校組織社團活動、在外兼職做生意的阿旺,在生意失敗被人索賠后跳樓自殺,卻不想在著地的瞬間正中樓下路過的阿影,兩人就這樣伴隨著一聲沉悶的巨響倒在血泊之中。 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阿影死了,而阿旺雖然經搶救脫離生命危險,卻不時還在喃喃自語:“我出院就要坐牢,不死也沒用。”顯然,現在他對于人生只有絕望了。
在此之前,盡管家境不好,阿旺一直以社團創辦人、生意人等傳奇性角色聞名于該校學生圈。要不是突發的悲劇事件,恐怕眾人投向他的仍然只有佩服的眼光,而很難把他想象成為這樣的悲劇主角。
不能將這一切都歸結到阿旺的心理不夠成熟,無法承受生意失敗的后果。不是有很多稱雄一時的商業巨子在落敗之后自盡謝世么,你能說他們的處世心理不成熟嗎?僅僅只是討論阿旺的自殺之舉,可能也沒有多大意義。我相信,即使阿旺不自殺,悲劇也會以另一種悲哀的方式呈現出來。甚至,如果我們把阿旺看作一個在創業路上走得過遠,以致力不從心并最終失敗的大學生來看,或許貧窮的家境正是阿旺把大量精力放到兼職和創業上的直接動因,但是卻不可將之視為這個悲劇的根源。家庭條件不錯,創業路卻越走越窄,以至于最終誤入傳銷、商業欺詐等不歸路的大學生,難道少嗎?仔細打量打量周圍的青年學生,你會發現那些身板稚嫩、面孔貌似成熟的外表之下,或多或少其實都有一顆為未來而迷茫的心靈!
這一切,可能更與我們這個時代越來越強烈的急功近利相關。高等教育急劇的產業化,與市場脫鉤的專業設置,迅速增加了在校大學生數量,同時更帶來了巨大的就業壓力,在短短的幾年間職場競爭從社會延伸至原本平靜的校園。相當多的大學生,從進入高校的第一天起,就不得不開始為了就業而打拼,時時刻刻忙于競選學生會干部、組織社團活動、參加校方鼓吹的各種創業大賽。在此之中,有的人在體驗了一把之后理智地離開,回到課堂,有的人則一邊放棄一邊進行新的選擇,還有的人為此走火入魔。總之,多數人忘掉了真正的主業——上好課、讀好書,磨好討生活的金剛鉆。對此,大學校方目前遠遠沒有做好應付這種雜亂局面的準備,沒有在就業市場和尚未成熟的大學生之間創造一個良好的中介機制,更沒有實際能力去為大學生們做人生和職業發展指導,多數高校只是膚淺地熱衷于把種種創業英雄鼓吹為學生崇拜的偶像。
現在,讀書無用論甚囂塵上,大學生創業怪象紛呈。大學生當然應該努力在經濟上實現自立,大學應對之予以鼓勵、引導。如何在課堂和社會之間為大學生創造一個好的練兵場,使他們不致因迷失于創業路而遺忘了自己的主業,這應該成為全社會都深思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