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引導大學生,在創意產業領域創業就業
大學生就業已經成為困擾政府和社會的一大難題。2006年國家人事部的調查顯示: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上年增長22%;而全國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預計約為166.5萬人,比去年實際就業減少22%。這意味著,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臨的崗位缺口很大。再加上往年沒有就業的大學生畢業生,崗位的缺口更大。
大學生畢業沒有就業,一方面是人力資源的浪費,國家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培養出的人才,沒有發揮使用;另一方面,大學生在讀書期間,也花費了大量成本,許多甚至是舉債讀書,如果畢業后,沒有就業,必然使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畢業生陷入更深的困境。如果,大學畢業生就業問題得不到解決,勢必影響和諧社會的構建。所以,必須開拓大學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渠道,使更多的大學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更好地把學習到的知識轉化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一方面,我國每年有上百萬大學畢業生沒有出路。另一方面,創意創業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需要大量的知識型、有創新意識的人才。國家文化部文化市場司一名官員指出:“盡管近兩年國內開設動漫專業的高校院系有近百個,在校人數近萬人,但還是供不應求。當前我國動漫界缺的不是技術人員,而是有創意的編劇、導演、策劃以及營銷人才。這也是國內許多動漫產品無法吸引觀眾的根本原因”。解決這個矛盾的辦法,就是架起一座橋梁,引導大學生在創意產業領域就業創業,這樣不僅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經濟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同時,也是解決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當然大學生創業面臨著許多困難,專家分析認為:大學生創業難主要反映以下問題。一是知識的限制。二是缺乏經驗。三是心態問題。四是創新能力不強。五是資金缺乏。要引導促進大學生在創意領域中創業,必須解決好以上問題。
1.要開展大學生創意創業教育
創業教育在美國已納入到國民教育體系之中,涵蓋了從研究生到大學生、中小學的正規及教育,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創業教育基本推廣到初中。在國際上已經形成這樣到共識是:高等院校設置創業課程,不僅有利于大學生創業和就業,還會形成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
我國高等院校的創業教育,在個別學校剛剛起步,還有眾多的學校還沒有列入課程。這是,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對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對認識不足,沒有把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提高到“經濟直接驅動力”這樣的高度,來認識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把創業教育作為培養大學生的就業能力重要手段來看待,因此,大學的創業教育發展緩慢。因此,必須改變學校只負責培養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育觀念,重視大學生的創業教育,特別是在就業市場供求矛盾比較突出的形勢下,創業教育更顯得非常重要。
創業教育是大學生開啟創業成功之門的鑰匙。創業教育的目的是通過各種教育方式來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等各種綜合素質,使大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業能力。學校對創業教育要有足夠的重視,增加投入,加強課程的研究和教學,提高教學的水平,使大學生真正掌握一定的創業知識和技能。
創業教育首先是要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開拓精神。創業意識是人們創業實踐活動的欲望,沒有創業沖動,就不可能去創業,即使在外部因素的作用下去創業,創業的熱情也不高,一旦遇到挫折,就很容易放棄。如果創業的意識非常強,敢于冒險和敢于承擔風險,有著執著追求、堅持不懈的精神,遇到挫折,也不輕言放棄,這樣才能夠走向成功。所以,激發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和開拓精神是創業教育的關鍵。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的不懈動力。大學生的創意創業教育,必須注重創新精神的培養。創意創業核心是創意。創業是否能夠成功,關鍵是否有一個好的創意,能夠付諸行動的創意。好創意來源于創新精神,沒有創新精神,創意創業是不可能成功的。大學生的創意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創新精神的教育。通過創新精神的教育,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勇于創新、敢于創新的精神,這樣才能達到創意創業教育的目的。
2.要開展大學生創意創業實踐
實踐出真知。要使大學生掌握創意創業的本領,僅僅對大學生進行創意創業教育是不夠的,還必須讓大學生通過實踐來解決。通過開展大學生的創意產業實踐,提升大學生創業的能力。
開展大學生“挑戰杯”創業競賽,是大學生創意創業實踐很好的平臺。在以往的“挑戰杯”競賽活動中,不少大學生在這個平臺上嶄露頭角,激發出創業的熱情,走上了創業的道路。所以,必須不斷深化“挑戰杯”創業競賽活動,吸引更多的大學生參加,開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大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欲望。除此,還可以開展大學生創意競賽、創意俱樂部等活動來推動大學生進行創意創業。
開展大學生創意創業實踐,還必須有創意創業的實踐基地。目前,許多城市創建了創意創業園區。學校要和這些創意創業園區溝通,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組織大學生到創意創業學習和實踐,使大學生通過創意創業實踐了解創業的過程,積累經驗,為創業就業打下基礎。
3.要加強對大學生創意創業環境的建設
創意創業環境決定著人們進行創意創業的成敗。創意創業環境包括,創意創業的政策、創意創業的資金的扶持、創意創業孵化器的建設、創意創業的培訓等等。這幾年,我國創意創業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許多城市開始重視創意創業硬環境、軟環境的建設。但是,仍然存在著不少問題,這些都制約著大學生開展創意創業活動。
要促進大學生的創意創業,提高創意創業的成功率。還須加強對大學生創意創業環境的建設,創造一個有利于大學生創意創業的環境,使更多的大學生加入到創意創業中來。
一是建立大學生創意創業的孵化器。要把一個創意變成現實,需要過程,這個過程可能很短,也可能很長,也可能失敗的。作為大學生,個人的資金和能力是有限的。假如,沒有一個孵化的機構,大學生在有創意時,想到要進行創業時會碰到許多困難,就不敢去嘗試創業了。如果,有一個比較完善的創意創業服務機構,大學生有創意創業欲望時,就積極幫助完善創意,協助進行創業,大學生的創意創業的熱情就會很高,進行創意創業也比較容易成功。
綜觀西方國家高新科技發展比較快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重視科技成果的孵化工作,以及有完善的融資體系、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等,使到高科技成果能夠迅速轉化為生產力。我國各地有不少高科技孵化基地,但是很難惠及大學生創意創業,有必要專門創立服務大學生的創意創業的孵化器,促進大學生開展創意創業。
二是在籌措創意創業資金上的扶持。創意產業雖然說是一門點石成金的行業,但是,如果沒有資金,創意創業也是不可能實現的。目前我國各地的風險投資體系不是很完善,風險投資資金的規模也不是很大,很難顧及大學生的創意創業。所以,要創立大學生創意創業基金,對大學生創意創業提供資金上的支持。同時,舉辦大學生創意展覽會、推介會等吸引企業家、投資公司、創業風險金等,投資大學生的創意創業。
三是在創意創業的過程進行指導。大學生進行創意創業的過程會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僅靠大學生自己的知識和能力還解決不了。所以,需要成立大學生創意創業指導委員會,聘請一些在創意創業方面的專家,包括在創意創業的成功人士,對大學生的創意創業過程進行指導,幫助解決在創意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使大學生在創意創業時少走彎路,成為成功的創意創業者。
大學生開展創意創業是一項可行可為的、前景廣闊的事業,只要政府有關部門、高校以及社會其它方面都給予重視,加以扶持,大學生的創意創業一定能夠迅速發展起來,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