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由團市委與市供銷總社聯手發起“綠色回收進高校,續航希望工程”活動正式啟動:貧困大學生可申請創業資金,在校園當回收廢品的小老板,既可創業,又可充任“環保清道夫”。
回收廢品四方共贏
據活動工作小組成員聶曉莉介紹:具體與學生們合作的,是市供銷總社下屬的綠色再生資源公司;學生提出申請,經確認后,公司將與其簽訂幫扶協議。公司將免費對學生進行廢舊物資回收知識培訓,并提供回收廢舊物資所需的部分專業工具、價格表及啟動資金。
“啟動資金最低500元,做得好上不封頂,廢品一周一收,款項一周一結。”聶曉莉解釋,學生按照公司給出的指導價收購廢品,公司則按市場價(比指導價高)從學生手中回收,讓學生賺取中間差價。
“在不影響學習的情況下,只要多付出一點勞動,月收入大概有400元左右。”聶曉莉稱,每月雙方會根據市場行情確定校園內廢舊物資回收的價格,如果市場價格波動,次月則按行情調整。
“這其實是為貧困生提供一個創業平臺和勤工助學機會。”聶曉莉說,她們曾有過調查,發現貧困大學生其實不愿意接受別人純粹的資助,感覺那是施舍,會沒面子、傷自尊,所以她們才設計出這個方案。
聶曉莉稱,這項活動將實現四方共贏。一是貧困學生獲得公司提供的創業資金回收廢品,每月收入解決生活費用后還略有節余;二是公司通過回收學生所收廢品,賺取一定利潤;三是學校廢品經有序回收,環境清潔;四是廢品經學生回收,直接進入我市最大廢品存儲基地,避免二次污染,對社會大環境有利。
不守誠信取消資格
公司還將與學生互簽誠信協議。
聶曉莉解釋:誠信協議其實是約束雙方。公司必須無償提供啟動資金,同時按時按價回收廢品,并提供免費培訓等服務,公司未盡以上義務,學生可向當地法院提起上訴。學生則必須妥善保管啟動資金,不得挪作它用,誠信經營,不然就會被“剝奪”資格。
聶曉莉說:這是一項欲長期開展的公益活動,如果當事人不信守承諾,把啟動資金挪作它用,不僅公司利益受損,還會讓引起資金短缺,影響其他貧困學生加盟。
心理輔導解除壓力
“每隔兩個月,公司要召集學生開會,除解決學生在回收廢品遇到的難題外,將重點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聶曉莉介紹,當學生在校園展開這項工作時,難免會遭遇各種議論,精神上會有很大壓力,這時心理輔導就要跟上。
目前,已有包括重大、重師、工商大學等在內的學生踴躍咨詢、報名。重大研究生司成均和重慶交通大學學生鄭慶琴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這項活動對貧困學生很有幫助,可能有些同學會因面子觀念作祟不敢報名,所以心理輔導也很必要。
欲從事校園“清道夫”工作的學生,可致電63788979咨詢、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