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坎。目前,內蒙古大學生創業者大多從事的是服務性產業,服務性產業技術門檻較低,占領市場更多需要的是時間。如何開發具有自己獨立知識產權的產品,這一點對于學生創業更顯重要。有關專家指出,現在學生創業失敗的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忽視技術創新。 ———心態坎。創業需要理智而不是沖動,創業需要冷靜而不是狂熱,現實中大學生對于創業的理解有點兒像“大躍進”似的,以為只要開一個公司就會一蹴而就,就會財源滾滾而來,對行業缺乏深度審視,對社會和大眾消費缺乏深刻了解,盲目創業,是學生創業的“通脖。內蒙古瑞特文化傳播中心[創業網www.fswenwen.com]的于志剛說,當他詢問一些想創業的同學是否對其產品和技術進行了市場調查時,得到的往往是理想化的推理:中國有4億人需要我們的產品,如果每人購買一件,每件100元,我們就有400億元的銷售市常完全是一種比爾·蓋茨式的“英雄夢”。“有創業熱情是好事,但由于視野窄、理論性太強,導致不少原創缺乏可行性,經不起考驗。學生不可過于自負,應當接受別人對其原創的打磨。”于志剛說。
調查表明:此次受訪者中30%的青年都有自己的創業愿望,但付諸行動的只有1%。專家分析認為,青年創業缺乏一條引導創業的“綠色通道”。專家建議,政府和社會應該建[創業網www.fswenwen.com]立有利于培養青年創業型人才、扶持青年人進行創業實踐的有效工作機制;有關方面應建立一項專門針對青年,特別是大中專畢業生的創業計劃。
這個創業計劃可分為三個階段:
創業前期搞好創業指導,包括創業培訓、項目引薦、配備創業導師、啟發創業思路、培養創業技能;創業中期搞好創業扶持,在項目融資、企業注冊、招聘培訓員工等方面給予直接扶持;
創業后期搞好創業保護,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和青年創業維權崗,提供政策咨詢、技術交流,保護好創業企業的創業環境。同時,政府部門也要高度重視,出臺相關激勵、扶持青年人創業的優惠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