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
47家學生公司“入孵”財大
據了解,江西財經大學是我省首個建立創業孵化中心的高校。昨日,記者來到該校。該校團委副書記習金文告訴記者,該校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于今年9月7日成立。當時,首批入駐就有45家公司,所有的法人代表都是該校在校學生,而公司的400多名職員也全是該校的在校學生。這些“學生公司”在這里將免一年以上的場地租賃費,而他們的經營活動、內部管理、團隊協作等都有由專家級老師組成的智囊團提供指導。
從目前情況來看,落戶中心的公司最多的時候達到了50家,現在有47家,而且,還有10多家公司正有入孵意向,其中,有30多家實體企業,10多家模擬企業。
何為實體企業或模擬企業?習金文介紹到,實體企業必須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注冊登記的法人實體;入孵的實體企業法定代表人原則上為在校大學生或本校已畢業的學生,接受孵化中心的管理;法人擁有企業所必需的營運資金和從業人員。而模擬企業入孵,需要有較成熟的模擬項目;有明確的項目負責人;有模擬運營項目的資金和人員,能保證項目的正常運行;有較完善的管理制度。
260萬元為學生創業筑平臺
據介紹,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由該校投資260多萬元建成,總建筑面積達4000多平方米。昨日上午,記者步入其內,這里儼然已是個寫字樓,一間一間的辦公室,就成了該校學生創業者的公司所在地。記者看到,辦公室里布置得整齊有序,“上班”的學生們也是絲毫不馬虎,對每個前來的學生客戶都熱情接待。
團委副書記習金文坦言,創辦這個創業孵化中心,并不是想讓學生“發大財”,更不是想增加學校收入“發小財”,而是要順應當前創新創業的時代潮流,為在校學生構建一個創業實踐的教學體系,一個大學生體驗創業、鍛煉創業能力的平臺,一個培養創業者的搖籃。
企業“入孵”有嚴格的制度
習老師告訴記者,模擬企業基本上每個學院都有1個,為每個學院的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的操作平臺,有利于他們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和技能。
學校在對進駐孵化中心的實體企業也有嚴格的管理制度,學校在管理的過程中,要求每一個企業都嚴格按照市場規律辦事,據悉,每個進駐的實體企業都須有營業執照。其次是要和該中心管理委員會部門簽定合同,在進駐以后,要按照合同和協議上的條款來辦事,入孵公司需要提供年度經營報告和季度經營報告。在經營的過程中,還要求必須有原始的經營憑證和帳目。如果公司出現不合法或者虧損的情況,管委會將下達整改通知書或者直接讓其退出孵化中心!盁o論是進和退,都是按照嚴格的程序來辦的!
據了解, 孵化中心還加強了和其他兄弟院校及創業中心的交流。據習老師介紹,孵化中心將和南昌創業中心深入交流,把學生的知識用到社會上和實踐中去,讓學生的知識和社會上的經驗有機結合起來,讓學生的創業技能得到更大提高。
80多位“高人”成創業智囊
我省的高校畢業生想開創一番事業,省內有關部門有什么政策扶持呢?昨日,記者采訪了江西省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處的王老師,他告訴記者,自2003年起,我省教育廳就聯合了省地方稅務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制定了關于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相關措施,并下發了《江西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優惠政策實施辦法》。文件要求各級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地方稅收管理部門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相互配合,積極支持,簡化審批手續,并提供相應的政策優惠。使得大學畢業生自主創業、自謀職業可享受與下崗工人自主謀業同等的減免稅收優惠政策。
王老師告訴記者,江西省高校畢業生相對于廣東、浙江一帶的畢業生自主創業人數還有較大差距。針對這一現象,省高等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于今年11月對來自全省各高校的80多位高校相關就業指導負責人,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的創業培訓。該培訓的目的就是為了使我省高校畢業生更為全面系統地了解自主創業,培養增強自主創業意識,學會自主創業的本領及了解掌握自主創業所需的必要程序。(蔡安幫 周斯文 楊榮華 付美玲 韓長明 萬子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