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們投入500萬,兩年后利潤4000萬,那么贏利的項目為什么別人不去做非要等初出茅廬的你們來做?這個項目早就有了,為什么別人都做失敗了呢?你們考慮過風險沒有?”面對評委咄咄逼人的質問,從產品定位到投資回報,從市場分析到營銷戰略,一群朝氣蓬勃的年輕學子侃侃而答,言語中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信心。24日下午3點,在云南大學洋浦校區,5個大學生創業團隊對他們的創業計劃進行了公開答辯。
從2004年云南省首屆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伊始,創業計劃大賽日益成為了大學生關注的焦點,很多懷揣著創業夢想的年輕人在這個平臺上大顯身手。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云南大學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云南山泉”等3個創業團隊獲得金獎。本屆云南大學大學生創業計劃共有17支創業團隊挺進決賽,他們將代表云南大學角逐下一輪的省級競賽,乃至代表云南高校參加全國性創業大賽。
創業策劃
部分大學生略顯稚嫩
“你們犯了個常識性錯誤,你們貸款的100萬元不能作為注冊資本。否則你們就觸犯了刑法要去坐牢的。”當一個參賽團隊在講述注冊資本的構成時,評委馬上進行了指正。缺乏實戰經驗的大學生有時候面對評委和觀眾的質問都無法解釋。
云南電信號碼百事通公司總經理孫敏對大學生創業計劃中不切實際、不成熟的地方表達了充分的理解。他說,選手的計劃書是根據一個格式化的東西一點一點做出來的。這個里面有項目論證的結構,對一個剛剛畢業的大學生能做到這點已經很不錯了。雖然里面會犯諸如回報等常識性錯誤,這并不要緊,創業就是要不斷探索,不斷豐富自己,不斷成熟的過程。
通過創業
科研成果變為生產力
麥芒創業團隊帶來的“晶維液體折射儀”獲得了競賽的最佳實踐獎。團隊一行8人各司其職,從科研開發產品到財務預算不同專業背景的本科生、研究生因創業計劃連在一起。團隊負責技術的邢曼男向記者介紹了他們的產品比同類產品具有價格低、節約成本、環保等特點,市場前景應該很好。她說,這個產品是她的導師普小云教授開發的,導師更重視科研,現在通過他們的團隊,可以把科技成果進行有效轉化,才能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現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據悉,他們的產品面向中低端客戶,科研和教學都用得著,擁有很大的市場潛力。目前,已經聯系工廠進行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