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 以創業促進就業 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通過大學生就業創業平臺,將青年學生潛在的人才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貴州省現代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既是促進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也是構建和諧貴州的必要條件。
青年大學生最迫切的愿望就是成才、發展,而就業創業,是他們得以成才和發展的重要前提。抓好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就是抓住了當前青年學生工作的重點,抓住了青年學生的根本需求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和難點。貴州各級共青團組織把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作為切實解決青年學生迫切需求的具體舉措,貫穿于促進青年學生成長發展的全過程,充分發揮聯系廣泛的優勢,動員社會力量,整合社會資源,努力構建與政府就業體系相配套、與其他部門相銜接、符合大學生需求、具有共青團特色的大學生就業創業工作體系和機制,幫助和引導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艱苦創業。
通過組織舉辦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為企業和大學生搭建起交流平臺,使大學生為自己的創新項目、創新技術找到了展示舞臺,并進而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不僅較好地解決了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而且通過創業還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既增強了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又為更多的大學生解決了就業難題,更好地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的實現。創業計劃競賽、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三支一扶”計劃等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積極引導、動員廣大學生投身到創新創業的實踐中來,拓寬平臺、豐富載體,幫助大學生實現了創新創業的夢想,有效地推動了大學生就業工作開展。
實踐表明,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等創業活動已成為大學生科技活動的有效載體,訓練創新創業精神的實驗室。借助眾多實現創業夢想的孵化器,貴州大學生必定能在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歷史性跨越的偉大征程中譜寫出青春、燦爛、絢麗的新篇章。
相關鏈接
創業計劃競賽:起源于美國,又稱商業計劃競賽,是近幾年風靡全球高校的重要賽事。競賽借用風險投資的運作模式,要求參賽者組成學科交叉優勢互補的小組(團隊),圍繞一個具有市場前景的技術產品或服務,完成一份完整的創業計劃書,其中包括企業概況、業務與展望、風險因素、投資回報以及退出策略、組織管理、財務預測等方面的內容。之后在競賽中經過評審、答辯賽出優勝。
“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由團中央、教育部、中國科協、全國學聯聯合主辦,旨在引導大學生適應深化教育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了解創業知識,培養創業意識,樹立創業精神,提高創業能力。大賽分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競賽兩類,每兩年一屆間隔舉辦,已被公認為中國大學生的“科技奧林匹克盛會”。競賽采取學校、省(自治區、直轄市)和全國三級賽制,分預賽、復賽、決賽3個賽段進行。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2006年,第一、二、三、四、五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先后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和山東大學成功舉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