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而創業熱情日益高漲的當下,大學生面對創業到底該何去何從?
在校創業難成功,但只要勇于嘗試,都會有所收獲。聽聽這些曾經有過“小販”經歷的創業成功人士,3G門戶網老總鄧裕強和張向東講述他們的創業經歷吧。
頭次創業遭遇“滑鐵盧” 販賣羽絨服血本無歸
1995年,“東莞仔”鄧裕強考入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很快與同窗“陜西仔”張向東“混”為兄弟。那時,他們在偏遠的北大昌平園校區。北京入秋后氣溫驟降,鄧裕強敏銳地捕捉到商機,他和張向東商量:“很多像我這樣南方過來的同學,連過冬的衣服都還沒有,不如我們在學校賣羽絨服吧。”
兩人一拍即合,開始第一次共同創業。果然,羽絨服走俏北大校園。但兩人盤算卻發現,“錢賺不多,因為是學生生意,只能薄利多銷。”他們想:“干脆到商業區擺地攤賣去。”
一個周末,他們提著兩個大蛇皮袋羽絨服,倒了幾趟車,來到西單商業區。還沒等地攤擺好,城管執法人員突然現身。兩人蒙了,掏出學生證求情。“北大的!北大的學生當小販?”張向東至今還清楚記得城管人員拋下這句話。多虧了北大“面子大”,人家放他們一馬,但貨全部被沒收。
第一次創業“血本無歸”。但“小販”經歷成為了鄧裕強和張向東若干年后的珍貴記憶。
二次創業遇阻力 親友團輪番勸阻 打消棄學從商念頭
有一個時期,鄧裕強突然產生了退學創業的沖動。他把想法告訴家人。父親在電話中不動聲色地說:“你想退就退吧。”暗地里,鄧父卻以旅游名義,組織親屬“勸說團”先后三批飛赴北京,甚至“征用”了鄧裕強最疼惜的遠在香港的小表妹。
棄學從商的念頭最終放棄了。師長有理有據的分析,讓鄧裕強和張向東兩人漸漸回歸理性。從此,鄧裕強開始發狠鉆研互聯網信息技術,而張向東則更多地涉獵業界市場信息。兩人暗中為未來的創業積累能量。
畢業后,鄧裕強先后在中國電信公司、中國移動公司就職,張向東則獨自創業,成立了一家軟件公司,在公司因為種種原因而解散后,他南下廣州,干起了他的所好,在《新周刊》做了兩年記者。三年過去了,兩人再次相聚時,創業的靈感一觸即發,“我們要做3G時代的,中國最大的無線互聯網門戶網站——3G門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