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危機——高校加強心理疏導
華北電力大學今年11月22日舉辦了面向中小企業的大學生招聘會,報名參加的企業只有70余家,而且這些企業招聘的人數相比上一年,也縮減了三成左右。而2007年12月舉辦的一場面向北京市中小企業的大學生招聘會,在企業報名尚未結束之前,就有110家企業報名參加招聘活動。
汪慶華說,許多大型企業,包括不少電力企業和涉電企業,今年比往年來華北電力大學招聘的時間大大提前,而且需求高層次人才的愿望和要求愈加迫切。江蘇電力公司等70余家大型電力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領導已經到校開展招聘活動。高端企業的招聘時間提前了、招聘熱情提高了、招聘要求也提高了。一方面,說明社會對學校的認可度、信賴度提高了;另一方面,也說明經濟不明朗因素越增加、市場越嚴峻,企業對高層次優秀人才的渴求就越迫切。
據專家分析,金融危機對大學生就業產生的影響,可能心理的影響作用比實際作用要大一些。據悉,為了更好地為畢業生拓寬就業途徑、增加就業機會、緩解就業壓力,各高校都Cye.com.cn想方設法應對金融風暴,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和就業指導中心開設多場心理疏導課,引導學生理性對待金融風暴的影響。劉艷杰說:“今年,學校對畢業生心理調適指導的講座頻率增加,每周都開展個體咨詢或者團體心理工作坊等活動,引導畢業生樹立相對明確的求職目標,積極拓寬就業渠道,而不是被動地等待。”
就業創業——專家建議轉“危”為“機”
“現在,我的小飯店每月營業額可達到45000元,就在身邊同學都還在為自己的就業發愁苦惱時,我已經每天有自己的穩定收入了。”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2009屆畢業生嚴慧,在談到自己的創業選擇時自豪地說。
像嚴慧一樣選擇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在高校中正在不斷涌現。濰坊學院就業指導中心主任畢廷延告訴記者,今年前來咨詢創業政策的大學生比往年要多一些。
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副院長李家華認為,從外部環境來看,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是實施擴大就業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對緩解就業壓力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對于抱定創業夢想的高校畢業生來說,李家華建議他們正視自己在資金、技術、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可能存在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創業素質,有關部門也要考慮完善政策法規及其配套跟蹤服務,扶持創業隊伍建設,加強創業指導,增加資金扶持,構建創業服務體系等。
2009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將達到611萬人,就業工作任務極其艱巨。今年的金融風暴使大學生就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如何有效破解就業難題,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提出了現實而緊迫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