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創業型經濟,將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又一次重大創新,它呼喚創業創新型人才的脫穎而出。”馬國湘委員告訴記者。
據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將有2500萬高校畢業生,他們的就業已成為重要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認識到創業本身是高水平的就業。馬國湘委員坦言,目前我國高校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一是對創業教育尚未引起足夠的重視。許多高校管理者視創業教育為就業指導的一項內容,是就業的補充策略,關注的是少數人的“創業活動”而不是多數人的“創業教育”,大多數學生成為旁觀者。二是尚未納入學科專業教學體系,缺乏保障機制。創業教育與學科專業教育未能有機聯系,尚未形成相應的課程、教材和評估體系,教學計劃和時間在機制上缺乏保障機制。三是對創業教育的學術研究和師資培訓亟待加強。
職業教育在本質上不單是“找飯碗教育”,還是“造飯碗教育”。他建議,把高等職業院校作為加強和改進高校創業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加強對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新觀念、創業技能的培養,然后逐步向兩頭延伸,及時總結經驗再推廣普及。在開展試點的基礎上,可設立部分專項資金,支持優秀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從而實現一人創業多人就業。 (馬國湘 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