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學大綱規定,八年級開物理課、九年級學化學,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記者日前采訪卻發現,一些學校的“超前學習風”越刮越猛,六、七年級的學生爭相“搶跑”學理化的現象越來越普遍,各類搶進度的“超前班”生意也愈發紅火。專家提醒,超前學習不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當心欲速則不達。
每個周末,某民辦中學預備班學生小天都要去淮海中路上的一家知名輔導班補課。令記者頗感意外的是,小天既不是去補英語,也不是補語文,而是補預備年級的課表上完全沒有的物理和化學。
“這沒什么稀奇,我們那兒補課的學生都跟我一般大,生意可火了,10個班,每個班五六十人。 ”小天告訴記者,這家輔導班之所以出名,就是能專門針對沒學過物理和化學的學生開課,分暑期、秋季和春季三學期,用一年時間學完兩年的物理課程,再補充競賽等提高內容。之所以選擇“搶跑”,小天媽媽陸女士解釋說,主要是想讓孩子提前適應,到時候學起來會比較輕松,以便讓孩子在中考前留出時間進行大量的模擬練習。
“為什么把物理課安排在初二,這都是經過科學論證的,超前學習有違孩子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實際上,時間浪費在無效的簡單重復操練中!毙氯A初級中學物理教研組組長陳民漢老師表示,學生第二次學習時,就會由于已經“相識”而減低學習興趣,智力活動不積極,于是出現“炒知識夾生飯”的現象!鞍嗉壚镆灿行〔糠謱W生提前學過化學,但他們上課不專心,考試成績也往往不盡如人意。 ”靜教院附校陸老師說,她不支持家長提前讓孩子學習課本知識的做法,但提前做些小實驗了解科學常識,擴大孩子的知識背景,激發求知熱情,這些都是可行的,對孩子開發智力也有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