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平臺提升成功率
如何解決創業難題?應該如何創業?資金哪里來?光有沖勁的大學生創業障礙多多。“自主創業全國高校行”的每一站演講完后,梁伯強總是被想創業的大學生們團團圍住,以期望再傳授點“秘笈”。
梁伯強告誡創業者們不能盲目投資,必須進行合理的市場調查和資金預算,盡可能地借助某個平臺,以提升創業的成功率;同時,在創業過程中要戒驕戒躁、務實苦干,敢于面對失敗和挫折,時刻保持學習的狀態,只有具備了這些基本要素,創業之路才能走向成功。
“經營人性,成就夢想”是梁伯強創業20多年來的營銷感悟。為此,梁伯強推出了“315老板孵化器”工程,即用3年的時間投資1000萬,培養500個老板,為廣大創業者提供一個成長的平臺。據悉,為了培養更多人做老板,梁伯強在公司內部開了一個圣雅倫商學院。
“315老板孵化器”工程,作為全國首家民企帶薪培訓的創業模式,自推出之日起便備受爭議。問及開辦的初衷,梁伯強說一方面為回報社會,自己也曾倍嘗創業的艱辛,這么多年來頗有一些心得,想傳給那些想創業的人,讓他們少走彎路;另一方面,也與自己曾經的遭遇有關。如今中山地區不少做五金的小企業主都是當年自己企業一手培養出來的,他們在廠里掌握了技術后,就帶幾個徒弟走人,這讓梁伯強曾經為此很傷腦筋。但后來他想通了,在這個社會上,很多人都想當老板,既然人性如此,何不順勢而為?
據悉,很多人都愿意到梁伯強的公司去創業,特別是一些想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全國首創的“一拖三”模式,以及“全員營銷”的理念,都通過“315”這個大熔爐滲入了學員的腦中,一批批的學員畢業后奔赴各地,讓“非常小器”指甲鉗專賣店形成燎原之勢。
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
梁伯強認為,目前大學生創業正迎來一場前所未有的機遇。
作為一項重要的民生難題,中央和地方政府正千方百計促進大學生就業工作。為此,國務院還曾召開了專門會議,制定了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城鄉基層就業、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建立和完善困難畢業生援助制度等7項措施(俗稱“國七條”),以促進大學生就業。這在歷史上是首次,幫扶力度之大也是第一次。眾多地方政府也紛紛推出大學生創業的優惠措施和相關政策,以響應中央號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