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傅主動放棄與徒弟競爭
曾經的小老板,到如今在街邊擺地攤,面對熟人時是否會難堪?對此,錢靖笑著回答說,自己做銷售工作多年,練得一張“厚臉皮”,心理承受能力也好,盡管“淪落街頭”,但沒有覺得不好意思。“我現在已經沒
有多少資金,做不了大的創業項目。況且,練攤確實很鍛煉人,邊干邊學,做一點實在的生意,從小處創業,沒什么不好,身邊的人對此也都理解。”
而給予錢靖最直接的支持與理解的是他的練攤指導老師許師傅。許師傅已經60多歲,從上世紀90年代初就開始做小生意,經驗足,為人好。簽署帶教結對協議當天,由于忙著生意,結對書字跡未干,許師傅就已經匆匆趕回攤位,甚至都沒來得及接受現場記者的采訪。但是,為了給錢靖一個寬松的起步發展環境,許師傅主動放棄了與錢靖售賣同一類商品,盡管這個季節正是銷售襪子的好時節。
在許師傅看來,像錢靖這樣的年輕人愿意來擺地攤,難能可貴。但是,對于年輕人,擺地攤總歸是暫時之計,是學習創業的第一步,不能像自己一樣擺大半輩子的小攤。而錢靖也打算,如果銷售情況不錯,他準備3個月之后將地攤升級為小店鋪,正式注冊開業。
街道練攤期滿可選擇注冊開業
“凌河路路邊有個小商品市場,還有荷澤路,街邊也有指定區域可以擺攤,這兩處是政府允許的市民設攤的地方。如果有創業意向的青年來練攤,我們免除每個月50元的攤位管理費”,浦興路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的任女士表示。
為了鼓勵青年來練攤,浦興路街道推出了很多政策。除了免收攤位費,在3個月的帶教期內,練攤青年還能獲得每月500元的補貼,并為每位練攤青年配備一名老師傅進行傳幫帶。對于帶教師傅,街道也提供每月200元的補貼。并且規定3個月帶教期滿后,如果徒弟成功注冊開業的,還一次性給予師傅500元獎勵。
記者了解到,目前從事練攤的共有3位青年,練攤滿3個月之后,如果他們選擇正式開業,街道勞動部門還將為他們提供開業注冊場地、開辦費補貼、開業貸款擔保和其他政策扶持,確保他們順利開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