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開始董航就做小設計。但這次他決定進一步:“不能總停留在設計樣品層面,應發揮它們的真正用途。”董航認為,這個雙開門設計一旦投入市場,價值可能會很大,爭取把這項設計轉化成產品。
2007年“五一”長假期間,董航揣著自己的發明,開始全國范圍的“家電企業調研”。七天里,他走訪了一大批冰箱生產廠家,推介自己的發明。通過“調研”,董航發現,這項設計不僅適用于冰箱,在家具、船舶、軍車等領域也能運用。
當年7月,董航拿到了《一種雙軸式推拉門》的專利審批證書,這項發明成為當年國家173個重點專利項目之一。讓他欣喜不已的是,這項發明被評為第七屆香港國際專利發明博覽會專利發明獎金獎,董航獲得了香港特別行政區高級工程師證書。據香港一家權威評估機構初步評估,這項專利的國內轉讓價值達3569730美元。
經過調研,董航和連云港一家具生產企業簽訂了專利轉化意向書。
摸爬滾打型
張一騰,上海理工大學2009級應屆畢業生。
“剛開始我只是做些小生意,勤工儉學而已,沒想到會發展成創業。”
大二那年,張一騰了解到,學校第五食堂是承包經營。于是,他找到食堂承包方,提出希望勤工儉學,讓他喜出望外的是,食堂竟打算簽給他一個鋪面,讓他開一家連鎖經營的奶茶店。張一騰意外地當上了“老板”。
大三時,張一騰決定“伸展一下手腳”。他找了幾個同齡人一起盤下學校附近一家因經營不善正欲轉讓的餐飲店,開始時售賣一些價位比較高的小吃和點心。由于顧客稀少,經營不久就出現虧損。
張一騰決定“轉型”。小店周邊的消費者以大學生居多,購買力水平不高,不適合做高價位餐飲。于是,他們選擇做上海的傳統小吃——鍋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