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大學生創業需要扶持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全國2000多所院校中,起碼已經有100家學校依托電子商務平臺,為學生提供就業和創業機會,網絡就業創業的集群效應正在形成。在義烏工商學院的“創業學院”中,有1200名學生在網上開店,鉆級賣家達到400人,人均月入可達3千。目前,阿里巴巴集團聯合千所院校啟動了大學生“網絡就業創業護航行動”,目標就是在千所院校中普及網絡就業創業方式,直指百萬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現在全國有超過2千多所學校。如果真能夠在學校中普及網絡創業就業,每所院校能夠有1千名學生在互聯網實現創富,那將是一場網絡革命。這種抱團進行網絡就業創業的模式,應該得到更大的普及,這樣子雪球才能越滾越大。”網絡商務專家梁春曉說。
無獨有偶,近日啟動的“動漫游戲產業大學生創業精英工程”就采用全程扶持的模式,企業利用自身的技術、市場資源,針對大學生就業、創業,采取市場化運作方式,培養精英人才,拉動大學生就業、創業。據了解,此工程在一年多的籌備和試驗階段就成功培育出兩個動漫游戲工作室。
就業難,創業更不容易。資金、經驗、人脈、資源、社會環境,諸多瓶頸注定了大學生創業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現在,國家提供的優惠政策已經到位,但踏上創業路的Cye.com.cn大學生仍很少,分析個中原因,由于往年對學生創業教育引導重視不夠,現在更需要社會各方面共同推進,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只有這樣,學生才敢放心大膽地去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