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兩會上提出“政府應該設立大學生就業專項補貼”,一年后的今天,王建華覺得政府已經在鼓勵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上給了很多優惠政策,現在應該是大學生自我創業意識覺醒的時候了,“目前,大學生創業意識還比較淡薄,這種意識應該是學生在接受學校教育過程中潛移默化形成的。”
繼去年全國人大代表、南通大學校長顧曉松提議設立國家大學生創業基金之后,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紹興文理學院黨委書記王建華今年再次提出由政府出面設立大學生創業基金。
王建華說,據他了解,目前我國大學生創業的平均比例是0.3%,廣東地區為1%,而這一數據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發達國家約為20%,“從這一點上看,我們國家大學生創業的道路還很漫長。黨和政府應該在這種時候幫個忙,推一把。”
全國政協委員、中青旅董事長張駿鼓勵大學生就業渠道多元化,“一定要改變傳統的、到一家企業去上班就是就業的觀念,自己開個小公司、到農村鄉鎮去搞農業創新項目或者做一個自由撰稿人也很好。”張駿說,有關部門應該加強對大學生創業政策的落實,真正起到“鼓舞”作用。
但是,也有不少代表委員認為提倡大學生創業一定要謹慎,要從實際出發。
“從以往的創業案例來看,多數人畢業后都是先就業再創業。大學生不能因為就業形勢不好,就盲目創業。”這是全國人大代表、法官宋魚水的觀點。她認為,就業是一個從低到高的過程,初始定位不能好高騖遠。
大學生如何以創業帶動就業,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