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創業不僅是想自己富,更重要的是要帶領老百姓一起致富。”蔣渡村大學生村官彭能軍這樣說道。創業園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也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牛舍、菇房的建設、蘑菇的采摘,蔬菜的種植施肥等吸收了大量的周邊勞動力,最高峰一天有200多名,他們每天都能賺到30元左右的工錢,而且有許多前來做工的村民看到村官們的經營模式后,回家后也開始創業。家住王集鎮劉灘村的宋仁友在劉杰的山雞養殖基地打工回去后,也利用自家閑置Cye.com.cn的菇棚養了800只山雞,“養山雞雞苗大家統一購買,怎么飼養有村官手把手的教,銷路也不用操心,收入還比以前高了不少,這些大學生村官娃真是不簡單!”宋仁友高興的說。截至目前,泗陽全縣62名大學生村官有52人參與創業,創辦實體20余個,引導和帶領本地群眾新建創業項目143個,幫助670余名困難群眾走上脫貧致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