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探析
一些環節門檻設置有點高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隨著國家支持大學生創業政策的實施,目前工商、稅務等部門行政效率已經有了明顯的改善,大學生創業能享受到相關優惠政策,但在貸款、培訓等環節仍然設置了較高的門檻。
5月11日上午,在太原市工商局小店分局,記者以大學畢業生的名義咨詢時,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針對大學生專門設置了綠色通道,辦起手續來時間更快。太原市地稅局辦事大廳工作人員也表示,只要手續齊全,一般3天內就能拿到稅務登記證,如果確有急事,可以通過綠色通道最快一天就能辦好。工商部門還表示,對高校畢業生申辦高新技術企業(含有限責任公司)的,其注冊資本最低限額為10萬元,如資金確有困難,允許其分期到位。據了解,工商部門免除工商管理費,地稅部門減免營業稅等政策也都能得到落實。
但記者在采訪中也發現,像檔案保管、創業貸款等政策并沒有得到落實。一銀行貸款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控制風險,省內多數銀行都沒有創業貸款項目,對于大學生貸款申請,目前只能進行抵押貸款。在省城郵政儲蓄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正在搞個體工商戶無抵押貸款活動,但必須開業在3個月以上,而且需要有兩個商戶做聯名擔保,利率在15%左右。
此外,一些免費培訓程序過于繁瑣,也限制了大學生創業的意愿。據太原市創業培訓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大學生想免費參加勞動保障部門舉辦的創業培訓,應先進行失業登記。如未落實工作的大學生,應先到社區開具失業證明,到勞動保障部門的就業管理機構進行失業登記,領取就業失業證,憑證報名,培訓期限是10天。“如果我有工作,要想參加培訓還必須先辭職!”一位大學畢業生表示,這些政策過于限制,很多人無法完成。
各界支招
期望“一條龍”服務
省政協委員成錫鋒表示,學校應該建立“職業教練”制度,為大學畢業生提供切實有效的就業和創業指導。不在學校接受創業教育,學生出了校門,只知道“找個單位”,不知道“辦個單位”。“大學生一旦創業,將涉及很多部門,工商、國稅、地稅、勞動、銀行、街道辦等等。現在,各環節之間,欠缺一個紐帶。”一名大學生創業者如是說,“大學生創業重在環境,其中政務環境最為重要。各個部門應該攜手,提供一條龍服務,不僅幫助大學生上馬,還要送一程。”
此外,山西人才市場有關專家表示,我省創業孵化、專家隊伍建設、跟蹤服務、咨詢服務等還相對滯后,應當多部門聯合、全社會動員,采取積極措施。同時,還應當充分開發適宜服務業、小企業聚集創業的場所,建設創業孵化基地,為缺乏創業經驗和經營場地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創業過程當中“一條龍”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