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職業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存在基礎薄弱、理論研究較少、實踐經驗不足等問題。面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就業壓力日益加大的嚴峻形勢,開展創業教育已刻不容緩。職業院校開展創業教育,“即使摸著石頭過河,也要趟出一條路來”。
——提高創業意識,轉變學生的就業觀念。創業教育對在校學生來講,首先應注重就業觀念的轉變。調查表明,很多職業院校學生認為,就業就是要找到工作單位。這種觀念造成學生在就業方面的被動局面。創業教育則要促使學生將被動的就業觀念轉變為主動的創業觀念,鼓勵學生也可以將創業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把自己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相結合,創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人生與社會價值。
——開發創業教育課程,為學生構建創業知識能力結構。目前,我國部分普通高校開發了相關的創業教育課程,職業院校要根據學校的教學現狀、師資水平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開發相應的創業教育課程和教材,以構建創業所需的基本素質、知識與能力要求為基礎,在內容上側重于管理理念和管理知識應用,注重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總的說來,創業教育課程教學設計應區別于傳統課程教學,具備以下特點:
一是模塊化設計。創業教育課程應設計成若干模塊,根據學習對象的實際需要,為其量身定做創業培訓課程,以實現課程內容的有機組合。
二是多采用案例教學法和電子課件進行教學。案例教學具有典型性和現實性,電子課件可模擬真實場景,具有直觀性。這類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接觸到創業的實際問題,有助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技能遷移到真實的創業場景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創業中的管理理念和操作策略。
三是邀請成功的企業家和有關專家舉辦專題講座,使學生在課堂內外同企業家、專家以及創業中介機構等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接觸,從創業成功者的經歷和經驗中得到有益的啟發和幫助,不斷積累創業經驗。
——成立創業實踐小組,為創業教育搭建實踐活動平臺。創業是一種注重實踐的教育,實踐環節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助推器。通過成立創業實踐小組,開展市場調查、商業實踐和管理實踐活動,在活動中給學生以明確的任務和考核要求,讓學生全面參與到企業管理當中,使學生增強市場意識、提高溝通合作能力、獲得企業管理體驗,為成為創業者做好知識和能力儲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