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高校評估發現“被就業”將被一票否決
“被就業”只是個別情況
相關專題:高校被就業(專題)
針對一些高校為提高就業率而產生的“被就業”現象,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昨天回應說,教育部對高校出現就業率統計誤差實行一票否決制。她表示,絕大多數高校的就業率統計數據是認真準確的,據教育部的了解,“被就業”的問題只是個別情況。
續梅表示,高校一旦出現了就業率誤差或造假,就對該高校的就業考核工作實行“一票否決”。續梅說,教育部會加大高校就業統計的查處力度。
此前西北政法大學有畢業生在網上發帖稱,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讓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千方百計獲取一紙就業簽約,這迅速在網上形成了一個新名詞“被就業”。
此前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尹成基表示,對于個別弄虛作假的情況,該部將會同教育部等有關部門認真對待和解決,“政府部門不會放任”。
續梅說,在這個問題上,教育部一旦接到舉報會責令去調查。
“照顧錄取肯定不允許”
湖南省教育廳下發文件,要求湖南省內普通高校教職工子女報考父母所在學校,且上了該校所在錄取批次的最低控制線,可照顧錄取。經媒體曝光后,湖南省教育廳緊急叫停這一政策。
續梅昨天表示,這一政策有悖教育公平,也有悖教育部所要求的“陽光招生政策”,肯定是不允許的。但教育部不會具體去查其他省份是否存在類似政策,因為此前教育部已針對這類問題明確表示過不允許。
續梅還表示,希望媒體能繼續加強監督。如果發現舉報一定會查處。
災區兩成學生可獲資助
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來自災區的家庭困難學生將全部納入國家助學金的資助范圍,包括去年汶川地震、今年云南地震和南方洪澇災害地區的受災學生。依照國家助學金的資助范圍,其資助面平均約占在校生總數的20%,平均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2000元,具體標準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在每生每年1000-3000元范圍內確定,可分為2-3檔。
在昨天教育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表示,今年高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自主任務非常繁重:一方面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另一方面,今年是普通高校招生人數最多的一年。(記者郭少峰 實習生陳穎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