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國務院法制辦辦公室公布《個體工商戶條例(征求意見稿)》,該意見稿中規定,“無固定經營場所的攤販”也可以申請登記為個體工商戶,但“應當在當地人民政府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指定或者允許的區域內從事經營活動。”
順德是一個永遠有著創業沖勁的城市,一些學生趁著暑假,和朋友一起當起“走鬼”練攤,踏上了實現創業夢想的道路,當著“走鬼”,他們有著怎樣的艱辛經歷,對于“走鬼”合法化,他們又有著什么看法和建議呢?
小調查
積累經驗是做走鬼的動力
在大良新世界購物中心、瀛洲市場、容桂宏駿廣場附近,記者找到了6檔學生“走鬼”,這些學生檔以賣女裝、T恤、精品掛飾為主。雖然不少是新手,但“走鬼”裝備卻很專業:賣衣服的是有滾輪的小型衣架或攤在地上的塑料布上;賣精品的,有些有一個大盒子,打開來,盒子上有小繩做展示,而盒子里就是為數不多的商品,有些則是一張小折疊桌,桌子四周用小木條撐起。
無疑,所有的設計都是為了開溜方便!在新世界購物中心附近晚上擺攤的阿莉告訴記者,整套設備加上進貨“200多蚊,三個同學一起合股!6檔的學生走鬼成本都在兩三百元左右。成本低,積累經驗和賺錢是他們當走鬼的主要動力。
順德的民間資本雄厚,生活條件好,但城市里依然保持著一種“腳踏實地勤奮揾食”的氣氛,骨子里就是敢做敢闖的性格。學生創業其中不少還得到家長許可,阿莉就是其中一位,“主要是晚上擺攤,家長總會追問,不得已告訴了他們。父母知道我們是幾個人一起后,沒有反對,上世紀八十年代時,他們也在大良東苑市場(當時稱大笪地)擺過攤。”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1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