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在遂昌縣新路灣鎮大馬埠村,每天都有幾十位游客在這里垂釣、獵兔、吃野菜……3個月以來,這個原本冷清的小山村已經接待游客近8000人次。村民們說,村里休閑旅游發展得這么好,是大學生“村官”帶動村民創富的結果。
今年25歲的“村官”宣瑩畢業于浙江工業大學工商管理專業,身為該村村主任助理,看到村民靠砍木材做香菇,不但破壞環境,經濟收入也不高,就動起了腦筋:大馬埠村離縣城近,風光秀麗,開發旅游業前景比較好。經過一番論證,宣瑩投入10萬元,承包村里的一塊山地辦起野兔捕獵場,一推出就受到游客的歡迎,帶動6戶村民辦起了農家樂,村里的野兔、火雞等養殖業也發展起來了。
“其實,我們大學生‘村官’在帶動村民創富方面大有作為。”宣瑩信心十足地說。接下來,她準備重新開通村里至縣城的“湯顯祖古道”,挖掘當地傳統文化內涵,提高農家樂的品位,帶動村民發展農村旅游業。
大學生“村官”該如何帶動村民創業?這個問題常常困擾著剛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生“村官”,也是遂昌縣委、縣政府所關注的重點難題之一。今年初,遂昌縣專門組織大學生“村官”進行創業培訓,要求人人都有創業項目,能帶動村民增產增收;建立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對創業項目進行獎勵,并提供貼息貸款;在項目審批等方面,開辟“綠色通道”給予扶持,引導和幫扶大學生“村官”更好地創業。目前,遂昌有100多名大學生“村官”成功走上創業路,涉及農家樂、生態種養業、來料加工、竹炭加工、網店經營等領域,直接帶動近千戶農民創業。
遂昌的高山農村有養野蜜蜂的傳統,一直以來農戶單兵作戰,效益不高。大學生“村官”章謙是龍洋鄉內龍口村的村主任助理,改變了這種狀況。他花了半年時間,搜集資料學習蜜蜂養殖技術,一有空就找蜂農請教。他和創業伙伴辦起了全縣首家蜜蜂養殖專業合作社,把當地零散的蜂農組織起來,對蜜蜂養殖方法進行Cye.com.cn規范,并注冊商標,還在縣里的節慶活動上利用卡通形象宣傳蜂產品,打出了品牌,提高了效益。現在,龍洋深山的野蜂蜜價格已從原來每公斤不到40元升到160元,產品擺進了各大景區的柜臺。“蜂巢封蓋率、波美度、水分含量等等新名詞,我都是頭一次聽說。大學生‘村官’使我們的蜂蜜市場價格提高了,收入比以前增加了。”80歲的西灘村老蜂農黃宗旺說。
遂昌縣委書記葛學斌說,大學生“村官”有知識、有智慧,縣里出臺扶持大學生“村官”帶動村民創業增收的政策,就是引導大學生發揮聰明才智創業,引領和帶動農村創業氛圍。據統計,在大學生“村官”的影響下,目前遂昌共有300多位大學生涌向農村,建設新農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