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幫助大學生就業的入手點放到他們家門口,是虹口區有關部門確立的重要工作方法。從去年開始,他們全面開展了就業援助員隊伍的充實、培訓、持證上崗工作。以曲陽街道為例,現在4個“社區就業服務工作站”的職業指導員、開業指導員、信息數據員,年齡全部在40歲以下,均有大專以上學歷及“職業指導師”資質。社區就業援助能級的提升,吸引越來越多的應屆、歷屆畢業生登門求助。至今,曲陽街道勞動保障事務所已推薦310人就業,幫助43人創業成功。
做家長工作是又一個重點
幫助大學生就業,有一個重要環節在家長。為此,虹口區開辦“家長學校”,指導家長扮演好孩子就業拉拉隊和教練的雙重角色。
“各位家長,誰敢說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孩子要做什么?適合做什么?”汪美萍的提問看似簡單,在座的20余位家長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沒人作聲。
“家長學校”的主講教師汪美萍,多年關注“家長角色對孩子職業發展的影響”等課題。“小孩不做事,整天呆在家里,也不出門,我急死了!”這是家長學校里,汪美萍聽到Cye.com.cn最多的一句話,這讓她很是擔心:“孩子在遠離社會一段時間后,自我認同已經大打折扣,如再遇家長傳遞焦慮情緒,更會不安、緊張,越發消沉,甚至自我封閉。”汪美萍向家長們強調,既然80后的孩子已經在父母“非常濃烈”的關愛下長大了,那么在他們初入職場的時刻,家長有責任再助一臂之力,關鍵是“幫助孩子調整心態、認清現狀,建立積極樂觀的信念”。
在曲陽、歐陽、廣中、涼城等街道,虹口區職業介紹所的職業指導員們深入社區,與應屆、歷屆未就業青年人的家長進行面對面溝通,討論就業形勢、就業觀念、就業途徑及就業政策等,并根據家庭、孩子的各自情況,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至今,虹口區“家長學校”成功舉辦了5場集體交流活動,不少父母表示將轉變觀念,支持孩子自主擇業和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