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畢業生的薪酬期望整體下降,職業發展代替薪酬成為畢業生求職的首要考慮因素。同時,大學生更加注重社會實踐積累,選擇畢業后一年內找工作的比例不斷上升。這是中華英才網新近發布的第七屆“中國大學生最佳雇主調查”所顯示的大學生求職心理的變化。
本次調查由中華英才網利用網絡平臺實施,從2008年11月啟動,歷時半年。共有超過21萬名學生參與投票,覆蓋內地所有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629所高校。
在大學生評選理想雇主的考慮因素中,排名前3的分別是“公開、公正的用人原則”、“員工發展的空間與機會”、“企業發展前景”,其中后兩項都屬于“職業發展”內容。而去年排在第一位的薪酬福利因素,今年大幅度滑落至第4(福利)和第9(薪酬)位。另外,雇主在社會上的知名度,在大學生擇業的考慮因素中處于最末位。
調查顯示,2009年不同學歷學生的期望薪酬相對于2008年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2009年本科畢業生的預期薪酬略低于去年,表現在期望3000元以下階段的人數有小幅上升,超過70%的本科生期望薪酬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和本科生相比,碩士畢業生的預期下降更為明顯。
除降低薪酬期望、看重職業前景外,今年學生選擇國有企業的比例大幅提高,約1/3的學生將國有企業視為求職首選;在上榜的50強企業中,上升速度最快的3家企業均為國企。此外,大學生們選擇就業地點時不再扎堆北京、上海、深圳等特大城市,而向更多二級城市轉移。
中華英才網人才研究中心總監歐陽暉認為,去年以來的金融風暴導致就業難度急劇上升。大學生若繼續在薪酬上要求過高,不僅不現實,反而會增加自己的就業難度。此外,大學生在進行職業規劃時更加理性,開始把眼光放得更長遠,更看重雇主的發展前景及自己能夠獲得提升的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