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的課堂 就業的橋梁
浙江臨安建立30個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
每天一上班,陶銀銀就忙著維護公司的網站,更新著公司的動態。她還負責全公司網絡的管理,軟件使用的推廣。熟練的操作,老練的與人溝通技巧,與她稚氣未脫的面容形成鮮明對比。殊不知,今年她剛走出大學校門,5月份才與浙江漢力電纜有限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很多同學還在為求職奔波于各地的招聘會,焦頭爛額。相比之下,我是幸運的,在當前的就業形勢下能夠較早地確定了工作。”陶銀銀慶幸地說。
陶銀銀的確是幸運的,畢業于浙江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的她,并沒有特別的競爭優勢。但臨安市“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給了她機遇。今年2月,她在網上看到漢力電纜的見習崗位,提出了申請,并得到展示才能的機會。
三個月的見習期里,陶銀銀的工作表現得到了漢力電纜管理層的認可。
架起求職招聘的橋梁
像漢力電纜這樣設立“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的企業,浙江省臨安市共有30個,都是該市精心篩選的,其中不乏萬馬、鑫富、百孚竹制品、新劍等知名企業。
自2月份試行以來,這30個見習基地已經運行了近5個月,先后推出了400多個見習崗位。目前正在見習基地崗位上的大學生超過100人,并且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與見習所在企業達成了就業協議。
對于企業來說,見習基地為選聘人才提供了方便。漢力電纜副總經理鮑桃桃說,企業需要新鮮血液,見習基地為企業招聘人才提供了新平臺,而且經過見習,企業對他們的能力、特長很了解,容易選到對口的人才。
杭州百孚竹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余躍軍也持相同觀點。他表示,見習基地對大學生和企業來說是雙贏的,大學生需要就業跳板,企業也需要年輕力量的充實,建設人才梯隊。今年,百孚竹制品已經從本公司見習基地留下了6名大學生,目前在實習的3名大學生也有2人將成為百孚的一員。
如今,臨安市已經建立了企業見習基地崗位和大學畢業生兩個信息庫,為求職與招聘搭起了一座橋梁。
大學生的實踐課堂
除了橋梁作用,“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更是大學生的實踐課堂。陶銀銀學的是計算機專業,但學校里教的大都是硬件方面的知識,而在漢力電纜見習期間,她學會了很多軟件的設置和運用,讓她獲益匪淺。
她的同事陳承興也是如此。在學校里國際貿易專業學得不錯,但外貿實務知識大都是在見習期間學到的。陳承興說,見習是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途徑,是課堂的延續,很感謝見習基地提供的學習機會。
百孚竹制品總經理助理余躍軍認為,見習基地對大學生來說是個繼續學習的平臺。他說,百孚總經理陳其東的創業經歷,對于他們見習基地的大學生來說就有很強的教育意義。
盡管很多大學生見習后,并沒有直接實現就業,但見習的經歷本身就是寶貴的財富。在企業的實踐既鍛煉了自身,也為他們的工作經驗添上了重要一筆。
這正是臨安市推出“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的初衷,讓大學生增加實踐經驗,彌補學校教育的不足。
期待政策引導
臨安市“青年創業就業見習基地”運行的最初五個月,情況良好。但臨安市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從外地的運作經驗看,可能會出現見習基地來來往往的大學生很多,但企業并不能從中招聘到滿意的人才,這會大大挫傷企業的積極性。為此,該負責人建議政府對設立見習基地的企業有一個政策導向,提高企業的積極性,保持創業就業見習基地運作的良性循環。
此外,該負責人表示,很多有見習基地的企業老總,也是臨安市“青年創業導師團”的成員,如果能發揮他們的作用,引導見習基地大學生的創業,那見習基地就不僅僅是一個平臺和課堂,還能發揮“蝴蝶效應”。下一步,他們還將考慮見習基地與“青年創業導師團”的合作,提供農村青年創業小額貸款支持。(通訊員 汪 林 汪露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