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清華大學博士生陳超來到重慶市江津區交通局,加班撰寫調研報告。陳超帶領的博士團到江津參與暑期社會實踐已有近一個月時間,和他一樣正在全國各地參與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的學生還有20萬人。
“暑期實踐就要結束了,我想趕緊把自己的收獲記錄下來,帶回學校與同學分享。”陳超在實踐活動中被分配到交通局,作為經濟管理專業的博士生,交通并不是他的專長,但一個月來的工作卻讓他有很多收獲。“江津市剛剛變縣為區,交通方面正在加快建設,不僅要快速連通重慶,還要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并打通重慶市黃金水道。”說起江津市的交通工作,陳超輕車熟路。
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去山區考察農村公路,20多公里長的公路開車走了一個多小時,崎嶇的道路阻礙了農村和城市的連接。“現在,這條難走的龍放路已經開始改造。改造開始當天,一位老鄉一直站在施工現場旁邊看,他對我說,修路是天大的好事。”老鄉的話給了陳超很大觸動。他說,這次在交通部門的實踐讓他熱愛上了這一行,下半年他將考公務員,希望能進入交通部門工作。
除了本職工作,陳超和其他9名暑期社會實踐博士團的同學還利用唯一的休息日,到三峽移民聚居區盤古村結對服務創業青年。和陳超結對的青年在村里辦起了一個魚塘,陳超每個星期都為他帶來最新的信息,并幫助他辦理政府貼息貸款,尋找投融資渠道。“我導師對我說過,清華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了解中國的國情,我記住了這句話,這幾年也在不斷地參與社會實踐。”
記者從北京團市委了解到,首都高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從1984年開始,至今已有25年歷史。今年的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包括國慶城市志愿行動、大學生服務京郊、科技下鄉Cye.com.cn志愿行動、大學生服務災區科學重建、青年學生創業實踐活動等九大類,有20萬首都學子參與。社會實踐已成為首都大學生了解社會、認識國情,增長才干、奉獻社會,鍛煉毅力、培養品格的重要平臺,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