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后備干部來培養,當優秀人才來使用,當自家孩子來對待。”市委書記張新實的這番話飽含了各級黨組織對大學生“村官”的一片深情。通過搭建創業富民平臺,打造新農村建設的有生力量,培養基層黨政干部的后備人才,成為宿遷各級黨組織培養大學生村官的基本理念。
宿遷市對大學生“村官”側重考核創業富民、為民辦實事和基層干部群眾滿意度情況,對獲得上級黨委、政府、部門表彰的,自主創業或聯合創業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達到規定規模的,當選為縣(區)、市、省級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群團組織代表的大學生村官,均給予相應層級的加分,將考核結果作為制訂大學生村官培養計劃的依據。
在生活上實施“關愛工程”,宿遷市對大學生村官統一按照市直全額撥款單位工作人員標準發放工資,并辦理醫療、養老等4種保險,并啟動大學生村官安家工程,讓他們享受拆遷安置的優惠價格購買住房。泗洪縣已為創業有成、考核優秀的55名大學生村官提供了首批經濟適用房。
“全市104個鄉鎮,每個鄉鎮至少創辦1個大學生村官創業園。”宿遷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何通介紹,市、縣(區)財政設立6350萬元“大學生村官創業專項資金”,已發放貼息貸款2800多萬元;市財政拿出500萬元作為創業專項獎勵資金,已向42個項目發放115萬元;農業、科技、經貿等部門建立創業項目庫,組建創業導師團,為大學生村官提供了95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235條致富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