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陽縣每個鄉鎮從工業集中區專門辟出2000至3000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免租金提供給大學生村官作為創業孵化器。記者在沐陽縣賢官鎮看到,由大學生村官葛星、胡星星創辦的寶麗隆包裝材料公司已建成廠房5000平方米,累計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04萬元,公司可吸納當地貧困勞動力40余人,員工月收入1300元。
“堅持就是勝利!”沙江寧,一個率性、執著的女大學畢業生,2008年5月,靠縣里提供的5萬元貼息貸款創辦玩具加工廠,成為沭陽縣大學生村官獨資創業第一人。如今,她又聯合多名大學生村官,進駐鄉鎮創辦的“大學生村官創業園”,年實現銷售額達400多萬元,吸納鄉鎮100多人進廠務工,員工平均月工資1500元,50多戶貧困家庭因此脫貧致富。
創業+提升,對大學生村官進行持續不斷的培養,一批“下得去、待得住、干得好”的新型農村干部在成長
陳芳,沭陽縣官墩鄉花圩村黨支部書記。3年前“走馬上任”時,有村民說她“是到基層鍍金來的。”陳芳笑著說:“我是來煉金的。”如今3年聘期將滿,陳芳更自信了:“今天的我比3年前增長了才干,有了更大的發展選擇空間!”3月15日,陳芳與其他45名已擔任村“兩委”正職的大學生村官赴江蘇省委黨校接受示范培訓。
“對大學生村官進行持續不斷的培訓,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宿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白云萍相信,完全可能從他們中產生一批有影響的鄉村企業家。3年來,宿遷先后組織大學生村官26批次近2000人次,赴南京農業大學、雨潤集團、蘇州農干校、華西村、山東壽光、青島瑞克斯旺、安徽小崗村等地學習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