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主題為“新媒體·青年與創業”的創業大講堂在福建福州拉開帷幕。現場氣氛相當熱烈,企業家、媒體人以及學生創業者共同上演了激烈的頭腦風暴。特別是在嘉賓與現場觀眾互動的環節,不少創業青年更是暢所欲言,將整個活動推向高潮。(據東南網)
然而,在貌似熱烈的表象之外,筆者卻有些許擔憂。創業青年在闡述創業觀點,特別是涉及到相關專業知識的時候,暴露出了缺乏系統教育的問題。有的大學生創業者對于一些管理學、市場經濟學等與創業密不可分的專業基礎知識依然是知之甚少。其中,某位同學脫口而出的“所有的創業產品面向的只有現有客戶,不需要花時間去挖掘潛在客戶”甚至直接被現場嘉賓打斷——“我勸你現在要多去學習相關專業知識,因為你連創業需要的最基本的積累都沒有,現在去創業,肯定失敗。”而這樣的場面,在現場出現并非個別。
根據教育部最近的一項報告顯示,大學生自主創業成功率只有2%~3%,遠低于一般企業的創業成功。拋開資金、經驗等一些硬性條件不談,因為缺乏系統教育,從而導致的對于創業項目可行性判斷失誤、對于創業之艱辛與困難預期不足、在失敗面前手足無措等一系列的原因無疑是造成大學生創業成功率極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雖然很多大學生對于創業的興趣十分濃厚,也會經常觀看相關創業成功者的事跡作為學習和追求的目標和對象,但由于缺乏系統持久的專業教育,很多人對于創業只是停留在自己了解的認識層面上。而這種認識本身,就帶有很多初期創業者的誤區和錯誤點在里面。以一對情侶大學生創業者為例,兩位大學生的創業想法是通過開網店,通過送貨上門出售一些同學們的日常學習生活用品。理想條件下,這個創業構想不錯,但對于沒有接受過相關專業學習的他們來說,實際操作起來就困難重重。
首先,這個網店的東西,同學一出門就能在實體店買到,為何要到網上買呢?除非他的東西在價格上很有優勢。但這樣的要求,對于初期的創業者來說是很難做到的。其次,進貨花費的物流資金又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一個支出,如果想將運輸貨物的車馬費加在商品出售的價格上,一定會使得這樣的一個小本生意遭遇到顧客缺少的打擊。但試想一下,如果他們能夠在創業前就接受到相關的專業課程的學習,比如項目是否具有真正的可行性,比如是不是要組建一個小團隊,比如要如何挑選和找到合適的進貨渠道等等,誠然無法解決全部問題,但至少也可以少走很多彎路,盡早步入創業的正軌。
缺乏創業相關專業學習,由此帶來的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弊端就是創業者對于創業前景的過于樂觀。通過簡單地參加一些講座培訓,很多Cye大學生創業者認為這就夠了,創業也并非難事,你看那電視上、書上宣傳的“沒有上過大學依然成為了成功的創業者”例子不是挺多的嗎?他們都可以,我當然也行。其實,這里面存在一個很大的誤區。首先,這些創業成功者的產生比率本身就很低,很多人往往只關注到成功人士的誕生,卻沒有看到在他背后有比他多得多的人,創業的結果是以失敗告終;其次,就算是沒有上過大學,這些創業成功者也是在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積累了大量的創業經驗之后,才有了我們看來星光璀璨的榮耀和成功。因此,這些成功者并非是不具備相關專業知識,他們對于創業的理解,早已是這些專業知識的一個升級版的了。
《孫子兵法》上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句話用于商場上,創業上一樣適用。對于這些青年創業者來說,對于“己”,可能了解得相對多一些,但對于“彼”呢,未接受過系統專業知識訓練的他們往往感到很迷茫,先別談是否能夠成功創業,他們甚至連很多創業道路上常見的問題都不了解,而一遇到,往往又束手無策。殊不知,很多的問題是源于自己創業基礎知識的匱乏所致。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