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成都市高新區的成都職業技術學院,正在切斷自己的一條“財路”——今年以來,校方陸續把校內核心商業區的鋪面從商戶手里收回,然后免費提供給學生開展創業實踐,建設學生的“創業街”。據報道,這個自斷“財路”的舉動,將使學校一年失去近50萬元的租金收入。(6月3日《中國青年報》)
該職校不惜犧牲自己的利益,為學生提供“創業街”,受到了同學的熱烈歡迎。近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歷年的大學畢業生是一年比一年多,直接導致了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于是不少大學生選擇了另辟蹊徑,選擇創業。但大學生普遍存在社會經驗不足、資金有限、市場觀念不成熟等短處,創業又談何容易!于是,創業教育應運而生,受到了教育界的關注。而成都的這所職校的舉措,恰恰是高校創業教育的一次具體落實,是十分值得肯定的。
不可否認,缺乏創業鍛煉的實踐平臺一直都是高校創業教育的一道硬傷。為學生收回商鋪,建立“創業街”,實際上就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創業實踐平臺,這對于學生的創業能力的培養十分有利。對于高校創業教育來說,這是一種突破和進步,是很值得贊賞的。
但是,在為學生“創業街”的舉措拍手叫好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高校創業教育還存在著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事實上,高校創業教育在國內,仍處于起步的摸索階段。因此,除了缺乏創業實踐平臺的問題外,高校創業教育還存在著不少問題:
其一,校方在態度上還不夠重視。這主要體現在不少高校雖然都設有幫助學生創業的相關項目,但在資金和實際行動上都投入甚少,所取得的效果當然也甚微。像成都的這所職校,能夠每年犧牲50萬的收入,設學生“創業街”,這已經算得上是“闊氣”的了,這也是該校難能可貴的地方。態度上的不重視還體現在,創業教育觀念存在問題:把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分離開了甚至是對立起來,只重視專業教育而忽視創業教育。事實上,兩者是息息相關的,創業教育應作為一種理念貫穿于專業教育當中。
其二,缺乏創業教育的師資力量。高校的大多數老師本身就沒有什么創業經歷,因此,國內的創業教育仍停留在紙上談兵的理論部分。實際上,創業是一個操作性很強而又充滿變數的過程,沒有相關經驗而又缺乏培訓的話,怎么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呢?而由誰來教創業教育的相關課程,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
其三,缺乏一個完整的創業教育體系。傳統的教育方式仍影響著我國高校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理論輕實踐、重記憶輕思考,導致學生的創造力不足,僵固的思想以及思維方式對于創業教育是一個難題。這時,如何教學生創業這一問題就顯現了出來。而國內的創業教育體系又相當薄弱,在教材和課程安排上都有很大的隨意性,使得高校創業教育的狀況顯得不痛不癢,基本取不到明顯的效果。
為學生設“創業街”固然值得贊揚,但筆者認為,在看到高校創業教育進步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這不是應該止步的地方。只有再進一步進行探索,高校創業教育才能越來越完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