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從山東工商學院畢業的王國明,畢業前申領了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以下簡稱“自主創業證”)。畢業后拿著自主創業證去辦理創業的相關手續,他發現很多部門竟然不知道該證的存在,即使有自主創業證也要去創業地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申領就業失業登記證(以下簡稱“失業證”)。
“我當時選擇創業肯定不是因為找不到工作,而是為了有更好的前景。”王國明想不通,“大學生自主創業為什么要領失業證?”
了解了王國明創業時的經歷,今年剛剛領取了自主創業證的丁同帥有一些顧慮:“如果創業不成功,領失業證會不會對我將來就業產生影響呢?”
出臺自主創業證是為了政策銜接
2010年10月,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支持和促進就業有關稅收政策的通知”,這個文件中規定:對持《就業失業登記證》(注明“自主創業稅收政策”或附著《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人員從事個體經營(除建筑業、娛樂業以及銷售不動產、轉讓土地使用權、廣告業、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網吧、氧吧外)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
“當時是中央層面為了鼓勵大學生創業,要求相關部門出臺政策。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下簡稱‘人社部’)牽頭,我們教育部提供了建議,比如希望制定針對高校畢業生創業的稅收政策。人社部就協調了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當時出臺的政策并不是只針對高校畢業生的,還包括下崗失業人員。”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是因為人社部的協調,畢業年度內的高校畢業生才被納入政策中,相關政策針對的畢業年度,指的是大四后半年和畢業后半年。
該工作人員介紹,當時推出自主創業證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方便大學畢業生創業,“社會上有針對失業人員創業的優惠政策,但大四學生還未畢業,無法領取失業證,這里就有個政策不銜接的時間段。我們希望通過這個證,讓創業大學生在畢業前就享受到稅務方面的優惠。”
各省教育廳對于創業大學生的扶持也普遍比較重視,比如河北省教育廳就在近期通知要求,各高校要積極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建立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一站式”服務平臺和“綠色通道”,主動宣傳并協調配合有關部門落實好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就業失業登記證發放以及自主創業稅費減免、小額擔保貸款、創業地落戶等優惠政策。
“自主創業證申領的程序不復雜,由學校負責下發證件,大學生只要通過省級教育部門的審核,就可以拿著申請的證號來領證。”清華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負責自主創業證申領的老師蔡志楠表示,自主創業證通常在大學生發出申請后的一周內就可以下發。
2012年從成都農業學院畢業的張明龍,也申領了自主創業證。他向記者證實,自主創業證很容易申領,只需要注冊登錄教育部大學生創業服務網,按照要求在網上提交《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申請,學校會對畢業生提交的相關信息進行審核,通過后在網上提交學校所在地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通過就會及時發放。
自主創業證申領容易使用難
領到自主創業證之后,王國明先到煙臺市勞動就業辦公室咨詢相關情況。就業辦工作人員告訴他,沒有接到相關通知,因此也沒有針對自主創業證的優惠政策。隨后他又到煙臺市工商局辦理相關公司的手續,也被告知沒有針對自主創業證的相關文件。
“目前,持證的大學生創業者只能享受稅務方面的優惠,還沒有其他的優惠政策。”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相關工作人員告訴中國青年報記者,截至今年4月,教育部門已經核發了5.8萬本自主創業證。此外,教育部也對地方的就業指導中心提出要求,希望它們圍繞自主創業證開發相關功能,尤其像云南等省份的核發量比較大,教育部希望相關部門把對創業大學生的服務跟上。但該工作人員也承認,“現在確實沒有明確讓就業指導中心要根據這個證提供服務,這個證的地位比較尷尬”。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