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數據顯示,大學生創業失敗率一直逾九成,絕大部分創業項目熬不過三年,即使在創業環境較好的浙江省,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也只有5%左右。業內人士認為,大學生創業素質的缺乏和社會創業環境的不佳,共同導致了大學生創業成功率不高。
2013年8月底,由IBM組織的IBM-合作高校科技創新創業研討會在上海IBM創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20多所高校從事創業教育、創業實踐活動管理的學校教師,給予創業指導的企業導師、IBM創新中心的專家,風險投資專家等圈內資深人員等匯聚一堂,共同探討高校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獲知國內各類高校科技創新創業的最新動態,交流國內及國際的最新創業資訊。
針對大學生創業的高失敗率,IBM代表、高校創業學院、創業班教授們觀點如下:
上海交通大學創業學院副院長桑大偉表示,他們的辦院宗旨之一:鼓勵創新、寬容失敗。一個項目做了兩三年失敗了,算是生意失敗,但并不代表人失敗,失敗的生意塑造一個成功的人。
上海理工大學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長吳滿琳表示,創業班學生能讀懂企業語言,各方面素質全方面發展,就業時可以挑選企業。不能用功利、世俗的眼光評價創業的成功率。吳滿琳同時指出,有些創業班學生在尋找創業項目時略顯艱難,因為他們的專業背景不足以支撐其在改領域的創新。如果大學生創業沖著學位、配備的大量資源、人脈和資金等方面支持來學習,你最后會發現,這些學生根本不是真正的創業者。
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劉志超說:創業學院最重要的一個宗旨是提高成功率,培養有創業欲望的學生。但即使培養完也不一定能夠創業,但起碼可以減少創業風險,失敗是成功之母。
IBM公司新興市場應用開發合作部總監Mauricio說:大學生創業失敗率高,不僅是中國的問題,也是全球化問題。但創業成功率已經有以往的1%,逐步提高到現在的20%~30%。環境、學校經驗等都在改變,創業成功率會越來越高。Mauricio還表示,創業不等于創立企業,更重要的是產生巨大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鼓勵創業應當從社會推廣到校園,從象牙塔里開始培養創業型人才,保持創業圈的活力。
從 2010 年開始,IBM 在全球范圍內啟動了創業企業全球扶持計劃(IBM GEP,Global Entrepreneur Program),為創立5 年之內、從事軟件產品開發或服務的CYE創業企業,提供產品研發、專家指導、市場拓展等豐富資源,幫助提升其業務方案、尋找目標客戶,有效縮短創新周期。IBM SmartCamp創業家訓練營是GEP計劃的重要一環,它將遴選出優秀的、與“智慧的地球”愿景相關的科技創業項目進行扶持。高校中較為優質的學生科技創業項目,將可以申請參加GEP計劃進行扶持。
據了解,自1995年以來,IBM已向中國教育機構無償提供了超過人民幣15.6億元的計算機設備、軟件、人員支持、科研經費和獎學獎教金獎研金協助發展高校的教育事業。除此以外,IBM高校合作項目還為高校師生搭建了開放的交流平臺,以便更好地實現人才的培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