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商報報道 本報記者 曾璐 通訊員 石溪 報道
據報道,大學生創業三年內可按國家政策享受一定優惠。不過有關專家表示,這個政策的出臺雖然是一大利好,但學生創業也不可盲目而動,應該充分利用現有優惠政策,走好創業第一步。
從目前南京的情況來看,大學生畢業后有實力直接開公司辦企業的實在是鳳毛麟角。畢業后自己在南京開電腦培訓公司的小姚告訴記者,自己當初決定開公司也是破釜沉舟之舉。因為一方面從心理上說,大學生進入社會確實需要積累一些工作經驗和處世學問,不敢貿然直面市場競爭。另一方面從資本來說,“第一桶金”不是人人都能在學校里掙來的,小姚當初是靠父母賣掉一套多余房產支持,才有第一筆創業基金。
新政策的出臺固然對大學生創業是利好消息,但有關專家表示,僅僅免去一些“登記工本費”之類還不夠,這些工本費也只有幾十元,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應該繼續放寬學生在積累基金和創業方面的一些政策。比如現在我國政策規定勤工儉學不免個稅,以家教和做計算機行業為例,現在南京的大學生家教基本上維持在每小時20~60元之間,有的學生因為做了兩份家教,可能月收入超過1600元,但比起正常的教師家教每小時100元甚至更多的收入來說,這樣的收入已經是很低了。而做計算機軟件設計的,可能一個大學生完成一項任務就收入上萬元,但比起職業設計者或者公司的報價,這種標準低得可憐。因此,為了保護大學生創業的熱情,引導大學生從事個體經營,可以對此類稅費給予一定優惠。(4版《民生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