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高考剛剛結束,又將有大批大學生將迎來畢業典禮,與校園生活揮別。有志創業的大學生,將成為我國民營企業充滿活力的生力軍,這將是一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強有力的后備軍。如何讓豪情滿懷的大學生將美好的創業意向變成創業行動,成為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多年從事創業培訓的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訓中心副主任徐本亮對大學生創業提出了建議。
“各地區和有關部門要把增強勞動者就業能力和創業能力作為一項戰略任務來抓。”這是胡錦濤總書記對以創業促進就業提出的要求。對創業者、尤其是想當“老板”的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刻不容緩,這是落實國家創業型就業戰略,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的重要舉措。
創業 知識教育必不可少
今年1月,四川大學發布的《我國本科畢業生創業失敗的原因調查與對策研究》顯示,在最近10年四川大學156個本科畢業生創業實例中,失敗的比例占83.9%。這份報告認為,這與高等教育體系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有關。如果能有計劃地對大學生進行創業教育,這種狀況將大為改善。筆者通過對一些高校畢業生創業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發現沒有接受過創業教育,是造成大學生創業失敗的原因之一。不少已成功走上創業之路的大學生也坦言,學校教育對于他們了解創業知識、實現創業行為發揮的作用很有限。他們表示,如果在學校期間能夠系統接受創業教育,創業之路可能會走得更順當一點。
創業教育就是培養具有開創性個人的教育。它以提高學生自我就業能力為目的,尤其注重培養學生“白手起家”創辦小企業的精神和能力,使較多的畢業生成為職業崗位的創造者。通過創業教育,不僅能夠有效幫助大學生轉變就業觀念,增強創業意識,提高創業能力,自覺為自主就業打基礎﹑做準備,對培養未來的創業者十分必要而有益,而且可以引導﹑幫助他們發現商機,利用所學的知識進行機會型創業,這也是促進就業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需要。事實證明,大學生十分需要接受創業教育,遺憾的是目前能夠滿足這種需要的高校實在太少。
大學生 需要第三本證書
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展創業教育已有幾十年的歷史,一直深受重視,至今已頗具規模。20世紀70年代末,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和部分發展中國家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出現的兩大熱點——中小企業發展和就業問題,提出對教育對象開展創業教育的問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研討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趨勢時提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業上有所成就外,用人機構或個人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精神﹑冒險精神﹑創業能力﹑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和管理技能,它為學生靈活﹑持續﹑終身的學習打下基礎!
事實上,早在1989年在北京召開的“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我國就正式提出了“第三本教育護照”即“創業教育”的概念,要求“把事業心和開拓技能教育提到和職業性教育護照所享有的同等地位!逼駷橹,創業教育已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新理念。這就是說,未來的大學生都應具備“三本教育護照”:一本是學術性的學歷證書,一本是職業性的職業資格證書,第三本是證明一個人事業心和開拓技能的創業教育證書。1998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世界高等教育會議明確提出:“高等學校,必須將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作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標,為了方便畢業生就業,高等教育應主要關心培養創業技能與主動精神!币垢咝.厴I生“不僅成為求職者,而且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
創業教育 已成國際潮流
創業教育,已在世界范圍內引起普遍重視,成為國際教育界的潮流。1999年4月在首爾召開的第二屆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提供了一個數據,就世界范圍而言,21世紀有50%的中專生和大學生要走自主創業之路。會議提出為了適應21世紀的挑戰和多變的需求,革新教育和培訓過程必須包括創業能力的培養。創業能力作為一種“核心能力”,無論對工資形式就業還是自謀職業都同等重要。
目前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大學(大多數在美國和歐洲),至少開設了一門創業教育方面的課程。在美國,創業教育已納入國民教育的體系,涵蓋了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規教育。此外,在英國﹑法國﹑日本等國家,創業教育基本都推廣到初中。到2005年初,美國有1600多所高校開設了創業教育課程,其中有一流的商學院,還有經濟學院﹑工程學院﹑護士學院﹑甚至是藝術學院。一項研究調查表明,美國表現最優秀的上市公司和高新技術企業老板,有86%接受過創業教育,創業教育的普及也推動了美國強勁的創業勢頭和經濟發展。德國在1999年提出了一個口號,“要使高校成為創業者的熔爐”。同時他們提出目標,在今后10年中,每年有20%-30%的畢業生能自立創業。印度在1996年提出“自我就業教育”的概念,鼓勵大學生畢業后自謀出路,成為工作機會的創造者。在國際上已經形成的共識是:高校設置創業教育課程,不僅有利于創業和就業,還會形成國家經濟發展的“直接驅動力”。
鼓勵創業 促進就業的有效途徑
目前,我國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國務院新聞辦發布的中國就業狀況和政策中指出:未來20年我國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中國青年人口的規模大,每年新增加的勞動力數以千萬計,青年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城鎮登記失業人員中35歲以下的占70%左右。大學生就業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大學畢業生的人數逐年增加,2006年我國大學畢業生是413萬,2007年達到495萬,今年將超過500萬。而大學生的就業率為80%,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將有增大的趨勢。而創業可以成為大學生自主就業、持續就業和終生就業的一個重要途徑。要創業先培訓,這是一條被實踐證明的行之有效的舉措!
實際上,大學生迫切需要和十分歡迎創業教育。從2003年起,筆者受市勞動和保障局的委托,先后在上海商學院﹑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開設了3個大學生創業培訓試點班和6期NFTE創業教育培訓班,數百名參加培訓的大學生表現出很高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不少有創業意愿的學生說,以前不了解創業所需的條件和技能,不知道從何處入手創業。更有許多學生聽課后這樣說:“如果我在大一的時候就接受這些教育,我的4年大學生活就不是這樣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