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現在就業不景氣,大學生創業格外需要鼓勵和支持。但是,武漢好多創業大學生因為“不是武漢市居民,找不到擔保人”而無法享受小額擔保貸款。
看武漢大學生貸款創業的數據有點尷尬:5年來只有60筆左右成功。本來,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給大學生創業扶持,可以孵化出更多的阿里巴巴,可能創造更多的馬云傳奇,既能緩解就業壓力,也對社會經濟貢獻巨大,何以總有許多門檻把大學生們卡在外頭?
比如:對于非武漢籍大學生有戶籍限制,對于貸款擔保人的條件也比較苛刻。對于那些把戶口托管到省市各級人才中心的大學生,因為一張臨時戶口而無法享受政策優惠,因為沒有武漢的親戚而貸不了款,眼睜睜地卡在資金瓶頸上,實在是有點不公平。
湖北省高等教育規模龐大,武漢市高校云集,武昌的數十萬大學生中絕大部分是外地學生,他們和漢籍大學生一樣頭腦活躍,創業熱情高。如今,面對金融危機和連年擴招的形勢擠壓,我們的政府和金融機構理應用更為靈活的政策扶持,松開過緊的信貸口子,鼓勵大學生創業是最為現實的選擇。對于金融機構來說,為了降低風險,嚴格考核信用固然可以理解,但作為金融企業,增強一點社會責任感,給予急待就業的群體多一點幫扶,更是上善之舉。相反,如果因為卡得過死,使得他們走上民間高利貸、非法集資乃至傳銷的歪路子,就更讓人擔心了。
目前,沿海如上海地區的應屆大學畢業生所享受的創業幫扶比我們要大:比如免費風險評估、免費政策培訓、無償貸款擔保及部分工商稅費減免等Cye.com.cn政策。他們那里自主創業的大學生,向銀行申請開業貸款擔保額度高,并享受貸款貼息,相對武漢的門檻來說要低,更容易形成大學生的創業熱潮。
好的是,現在武漢的相關政策已經出現松動,門檻低了許多:規定凡有自有住房、穩定職業、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武漢戶籍居民,就可提供信用擔保。這是一個利好,但是對貸款學生的戶籍限制也應在加強審核、防范風險的基礎上做到進一步放寬,不要讓信貸領域的戶籍偏見成為大學生創業的攔路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