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記者從鄭州大學獲悉,歷時半年的“首屆全國十佳KAB創業俱樂部”評選活動結束,鄭州大學榜上有名。該校的大學生KAB創業俱樂部不僅全省唯一,而且打造了知名企業家、中小企業主等人士搭建起和有志創業的大學生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先后使3000余名在校學生受益。
人才培養聯系“市場”
由“企業精英”作為“導師” 擔任大學生職業“領航員”, 是近年來該校保持人才培養結構與社會需求結構相適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舉措之一。
該校通過校友資源、校市合作、校企合作等渠道,推出一系列招聘活動,包括面向基層就業招聘會、行業專場招聘會等,為全校學生的就業創造有利條件,共為2009屆畢業生提供一萬余個就業崗位,4000余名學生與用人單位達成了就業意向。
就業教育貫穿“課堂”
在鄭州大學,“能就業,會創業”不僅是一句口號,而是落實到教學、教育、管理上的一個步驟。每一個進入學校的學生,在學好專業課的同時,還要修夠2個就業創業課程學分,四年共38個學時。
目前,學校已形成了職業啟蒙、職業素質拓展、就業創業素質提升3個階段的全程化教育理念,通過完善課程體系、個性化指導、配備就業創業導師等途徑,使學生的就業創業能力進一步提升。
創業教育結合“飯碗”
“學校搭臺、學生唱戲”,構建“創業教學+創業模擬+創業實踐”三位一體創業教育體系,是近年來鄭州大學推進大學生創業工作的大思路。
立足大學生KAB創業教育基地等平臺,該校還根據大學生職業意向,科學規劃、精心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內容,把服務大學生就業創業的各項工作分解、落實到素質拓展計劃的各個環節中,科學地組織實施素質拓展訓練,形成能適應某一類職業或某一崗位需要的完善的素質結構,變“找飯碗”為“造飯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