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金融危機的爆發給高校畢業生就業帶來極大沖擊,廣東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穩步推進。
一、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成效
(一)就業人數穩步增長,就業率相對穩定。截至4月24日的統計情況顯示,研究生、本科生和專科生的簽約率分別為22.21%、14.48%和14.09%,總簽約率14.7%,基本上與去年同期持平。
(二)鼓勵和引導畢業生面向農村基層就業措施扎實有效。每年全省共招募800名高校畢業生到全省50個山區縣及東西兩翼欠發達地區的農村基層從事“三支一扶”工作。省政府從2006年開始,每年投入約848萬元,用于開展大學生“三支一扶”計劃(每年招錄800人,每人每月生活補貼800元,每人每年交通和保險補貼1200元);從2008年開始,每年投入6000萬元,用于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從教“上崗退費”項目(每年招錄10000人參加“上崗退費”項目,每人每年退費6000元)。對參加“大學生志愿服務西部計劃”、“支農、支教、支醫和扶貧計劃”和“大學生村官計劃”等服務基層、服務農村的畢業生,除享受國家、省、市及有關部委文件規定的獎勵政策外,學校一次性獎勵人民幣3000元,并授予“志愿服務優秀大學生”光榮稱號,大大調動了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的積極性。
(三)積極援助困難畢業生就業深得人心。對畢業后6個月仍未就業的大學生在進行失業登記后,納入當地失業人員扶持政策體系,可享受下崗失業人員的有關優惠政策和保障待遇,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可享受失業救濟。該政策有力地幫扶了就業困難和家庭困難的畢業生,對幫助弱勢群體、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起到積極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深入調研,進一步認清形勢。從年初,省教育廳組織了若干調研組,分赴深圳、珠海、中山、東莞、佛山、江門、肇慶等地,就新形勢下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情況進行調研。在當地人事部門、人才交流中心和教育局的協助下,與近80家當地企業及高校代表進行座談,并形成調研報告,為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開展提供了參考依據。
(二)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在原有九場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的基礎上,進一步細分市場,面向2009屆畢業生舉辦44場專場招聘會,形成了成熟的分科類供需見面會、行業專場招聘會、區域性市場活動、高校內部小型招聘會四種形式相結合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模式。截至3月22日,共舉辦38場招聘會,進場招聘用人單位5023家,提供需求崗位95620個,參加供需見面活動的畢業生共55.8萬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