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篇名為《強青年奮斗之心,振華夏棟梁之魂!》的文章,22歲的作者孫睿龍在文章中很大氣的闡述了自己身為中國新一代年輕人身上擔負的責任和使命。一句“青年發奮,中國必強”激憤人心。
孫睿龍在文章中這樣寫道:“一個青年人的素質,小則關系到個人成長,大則決定國家的未來。青年人的榮辱觀是否健康,在一定程度上是評判這個社會是否健康的標準之一。”一名22歲剛剛畢業的大學生有如此見識,筆者頗為欣慰。資料顯示,作者孫睿龍曾于2011年上半年為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發起的慈善項目“消除嬰幼兒貧血行動”捐款12萬元,他本人坦言這些捐款全部來自自己創業所得。
放眼國內就業形勢,隨著高校擴招加劇,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因此,大學生自主創業成為一種趨勢。但是由于各大高校每年向社會輸入大量人才,大學生創業形勢也不容樂觀:一方面,很多大學生畢業之后選擇自主創業,但是由于競爭激烈、市場觀念淡薄等原因很快夭折;另一方面,政府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不夠,至少在宣傳上欠缺,造成大學生對當前國家對大學生創業的鼓勵政策缺乏了解,因此不會選擇創業。
筆者認為,政府應該加大扶持和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大學生認識到創業的魅力與必要。從孫睿龍的所作所言來看,只有讓大學生實現了自我價值,才可以擔負起當代青年的責任與使命,回報祖國。仔細分析,鼓勵大學生創業有諸多優勢:一、當代大學生具有超強的創新能力;二、大學生朝氣蓬勃,具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這是一個創業者不可或缺的素質;三、大學生接受過高等教育,學習能力強,容易在實踐中學以致用。當然,可能由于大學生社會閱歷尚淺,也會出現各種問題,這就需要學校及政府的正面引導和支持。
孫睿龍的《強青年奮斗之心,振華夏棟梁之魂!》這篇文章寫出了一部分年輕人的心聲,就像他說的,“終有一天,我們會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作為22歲的青年,我渴望自己成長為對國家有用的人,為國家的強盛盡綿薄之力。”那些一心想回報祖國的創業青年,理應得到政府的扶持和鼓勵,這樣才可以實現其回報祖國的質樸心愿,成長為棟梁之才!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