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琳入行后發現,目前深圳的正規舊書店為數不多,現在的新書包裝精美、價格不菲,但不少讀者最看重的還是內容。二手書市場空間不小,在校大學生、剛工作的人等收入不高者和書籍收藏愛好者都是主流消費群體。“做舊書重在挑選,我一般首先看書的內容,其次是出版社、年代。”她說,只要看準了,都比較好賣。今年春天開學后,曉琳剛收購的200多本考研參考書,三天內就被搶購一空。
為增加交易渠道,曉琳還開設了網上交易平臺,現在網上交易量已占到業務總量的15%-20%。此外,曉琳還推出了“寄賣”業務,幫助顧客代銷有價值的舊書,目前小店生意慢慢地好起來,她還請了一名小姑娘做幫手。
點評
深圳書城有關負責人梁先生:細分市場進行營銷是大勢所趨,圖書市場也不例外,對于個人創業者來說,什么都想做、“貪多嚼不爛”是大忌。曉琳專做社科人文類舊書,其中主流客戶包括她很熟悉的學生群體,因此很快走上正軌。此外,上網營銷切合潮流,代賣服務則可以培養熟客,擴大知名度,都是不錯的“招數”。
深圳是創業熱土
深圳市社會科學院教授楊立勛:深圳的創業環境在全國應該說是一流的,深圳一直以來大力提倡鼓勵勇于開拓創新精神,努力營造開放包容和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化氛圍,這為個人創業營造了一種海納百川的多元創業文化和氛圍。在深圳創業,不論地域、戶籍、國籍,不唯身份、學歷、職稱、資歷,一切讓成績說話。政府也致力于發揮市場在人才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使人才和智力自由和充分地流動,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與工作業績緊密聯系、鼓勵人才創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勵機制。
招商局科技集團總經理張琚:深圳的創業文化相當好,即使在國外,很多留學生談起回國創業,也首先把目的地投向深圳等地。深圳有著重商理念,給創業文化打下較好的基礎,同時政府的寬容與透明促使創業文化迅速形成、良性發展,深圳同時是一個寬容競爭和失敗的城市,使得創業者有了良好的創業環境。
日常消費行業商機多多
市中小企業協會有關專家指出,深圳經過二十多年發展,常住人口大幅增多,消費能力較強,需求日益細化。一些日常行業如專注于其中的細分市場,商機隨之展現,而且技術門檻往往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