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種類型:風險弄潮型
典型代表:韓偉
韓初中畢業,略懂畜牧知識,在上世紀70年代被招聘為畜牧助理員。1984年韓辭職下海,一舉成為大連最大的飼養專業戶,同時也成為大連負債最多的個體戶。韓傾力一搏,毅然貸款集資208萬元,建起一座占地44畝、建筑面積8000平米、飼養8萬只雞的現代化養雞場。
第一桶金由來:創業本金是從親友處借得的3000元,飼養蛋雞50只。同年底,韓偉從銀行貸得15萬元,開始興辦養雞場,第一年產值便達210萬元。
致富要訣:之所以能在無抵押的情況下從銀行貸得巨款,是因為當時大連市正在大搞“菜籃子工程”,韓的雞場擴建計劃剛好“急政府之所急”。
第五種類型:無心插柳型
典型代表:張果喜
1972年,張果喜懷揣200元,到上海找生路。偶然的機會,張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藝術廠發現,一個雕刻樟木箱竟可賣200多塊錢,便立刻返回老家“依葫蘆畫瓢”做出張氏第一只雕刻樟木箱。張的創業資本,為變賣家產所得1400元以及江西余江當地盛產的樟木原料。
第一桶金由來:通過上海工藝品進出口公司,張的第一只產品參加了廣交會,并幸運地拿到了20個樟木箱的訂單,賺了1萬多元。
致富要訣:本來并不想發財,只是想解決一下生存問題,后來竟不期然而然地發了巨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