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逼上梁山型
從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后期,長達10年的時間內完成創業的中國富豪大多屬于逼上梁山型。在20世紀90年代一直到今天,此種類型曾有出現。其典型代表是連續數年位居《福布斯》中國富豪排行榜前列的李曉華,以及創辦廣東七喜電腦有限公司的易賢忠。李曉華的第一桶金是靠在北戴河販賣所謂“美國冷飲”掘得,當時投入資金是3500元,收獲則達10萬元人民幣。后李又在秦皇島放錄像,獲利百萬。李真正暴發是后來東渡日本,成為章光101毛發再生精在日本的總代理。李以擁有中國內地第一輛法拉利跑車聞名,時間為1993年。
易賢忠在創業前則屬廣州一家國有制藥集團屬下企業廠長,因女兒患腦疾,為籌集醫藥費被迫下海。易的第一桶金是為停業裝修的廣州南方大廈制作500只節能電子鎮流器,資本金為從廣東中山小攬鎮一個小老板處賒銷的價值5000元的電子原材料。易以自己50平方米住房做工廠,獲得千元,后易據此成立白云節能電子電器廠,3個月獲利14萬元,易將之視為自己真正的第一桶金。易在籌得為女兒治病的錢后,又繼續回原廠上班,后因工廠衰敗,才不得已第二次下海,創立廣東七喜電腦有限公司,目前個人資產過億。
二、爭氣型或受刺激型
其典型代表是重慶小天鵝集團董事長廖長光。
廖家境普通,曾下鄉做過8年知青,回城后在重慶城建局當電工,娶何氏七妹何永智。何出名美麗,當時在一家鞋廠當設計師,并擅長服裝設計。何氏七姊妹,6個嫁得如意郎君,只有廖身份“低微”,因此備受眾人擠兌,境況難堪。廖受此刺激,發誓創業,以出人頭地。
廖辭職下海后,以出賣住房所得3000元為本金,租得16平方米小店面一間,開始經營火鍋,初時生意頗為不順,不賺反虧。廖在妻子理解與幫助下,堅持不懈,專力創新,數月后開發出迥異于傳統重慶麻辣味火鍋的荔枝味火鍋,開始扭虧為盈。繼而又開發出后來風
靡大江南北的重慶鴛鴦火鍋,事業開始獨上層樓,由小店到大店到企業集團。廖于1982年發憤下海,第一桶金便價值百萬,目前個人資產1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