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知識型
此類型具體而言又有種種不同:
一類是擁有自有專利技術,靠自有專利技術發達的,如中宜環能(CECO)董事長吳桐。
吳桐在北京創辦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吳擅長發明,名下擁有多項專利技術,僅其“城市垃圾處理綜合集成系統”一項專利,據估計無形資產就達12.5億元;一家美國名牌雜志估計,吳的專利加起來,價值超過100億美元。在進京創辦中宜環能環保技術有限公司之前,吳曾在深圳創業,獲利數千萬,因遭欺詐,資產蕩荊2001年3月,吳攜2000元進京二次創業,3個月后,僅向韓國某著名企業出售“城市垃圾分類焚燒技術”15年使用權,獲利即超過2000萬美元。
用友軟件王文京亦可視為靠技術起家的一類。這類創業者除了自家技術外,在創業過程中還更多地借助了外部力量,特別是政府力量,所以有時也會給人因人成事的味道。第三類是以王志東、張朝陽、丁磊等為代表的一類,是屬于被時代潮流硬推上富豪坐席的一類。這類富豪被稱為“知識英雄”、“知本家”,但實際上除王志東曾開發過一個中文平臺軟件,丁磊曾開發過一個簡單的163電子郵件系統以外,其他人并未見得有多少技術可言。而王志東和丁磊的第一桶金,都是從各自所開發軟件中獲得,數目達數十萬和百萬不等。一般而言,這類“英雄”因為缺乏基礎,起得快,下得也快,正所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者是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