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此人一生中好為大言、虛名無實,“六出祁山”未能取得中原寸土,全靠炒作哄得稍遜一籌的另一對炒作高手劉備父子團團亂轉,非常地不可思議。諸葛亮一生中自我炒作的事跡很多,張一一先生這里但取“一一”之意,只舉他一生中比較夸張的十一件案例一一曝光之。
第一件是“比管樂”。這“管樂”可不是什么單簧管雙簧管薩克斯長笛巴松小號大號長號圓號中音號之類管樂器,而是春秋戰國時期兩位大名鼎鼎功勛卓越的大人物管仲和樂毅。管仲相齊桓公,稱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余城。此二人者,可謂濟世之才,諸葛亮后來的成績和他們根本就沒得比,而諸葛亮的“自比管樂”,無異于宋祖德號稱是“當代魯迅”和“李敖第二”的自娛自樂自我炒作,徒讓人發笑罷了。
第二件是“裝隱士”。在我國古代,“裝隱士”其實是一條做官的通天捷徑,所謂隱士,其真正的目的往往是為了出仕,諸葛亮表面上“不求聞達于諸侯”,實際上一雙小眼睛時刻關注著世界五百強企業的人事變更,恨不能一把做掉黃健翔同學,成為“智聯招聘”的形象代言人。“裝隱士”在我國歷史上不乏有成功案例,譬如唐代的盧藏用,就曾經刻意隱居在京城長安附近的終南山,借此得到了很大的名聲,因而做到了禮部侍郎(六部之中的副部長),“終南捷徑”就是由此而來,后來,炒作大師李白等人紛紛效尤。
第三件是“娶丑女”。東漢的梁鴻娶了號稱我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的孟光,得到了很大的名聲,成為當時的“名士”。諸葛亮分明是想要抄襲梁鴻,撈點兒名聲,何況諸葛亮一家此時已家道中落,而岳父黃承彥是社會名流,黃家為當時的望族,交往的都是達官貴人。而諸葛亮與老婆黃月英的夫妻生活其實并不和諧,婚后許多年才培養出下一代,而且諸葛亮后來還納了妾。
第四件是“炒出山”。諸葛亮先是借另一位亦師亦友的“偽高士”水鏡先生司馬徽之口,胡謅什么“伏龍、風雛,得一可安天下”之類的鬼話,事實上后來劉備兩者兼得也未能安定天下,非天時不濟,亦非地利不佳,實在是這種說法水分太多,非常地不靠譜,但是卻騙得劉備這位“伯樂”如獲至寶,沾沾自喜,以為奇貨可居,卻不知自己被諸葛亮這家伙給忽悠了。諸葛亮此后又隆重推出了徐庶,在與曹操的樊城一戰中,徐庶的那一點兒小聰明恰好又得到了檢驗,徐庶在與劉備分別的黯然銷魂之際,猶抱琵琶半遮面地“走馬薦諸葛”,這樣劉備的胃口不覺就吊起來了,此時已是猴急得非要得到諸葛亮不可了,用張一一先生的話說,就是“喉嚨里都伸得出手”。而在造訪諸葛亮的過程中,諸葛亮就更是將吊胃口的炒作之術運用到了Cye.com.cn極致。先是故意躲貓貓由崔州平應付一陣,而后石廣元和孟公威繼續跟進,從側面介紹孔明的莫測高深,然后再是弟弟諸葛均、岳父黃承彥等。至此,諸葛亮已經把除了自己的黃臉婆黃月英之外,所有能發動的狐朋狗友、內親外戚全部都動員了起來,不消停地輪番刺激劉備,劉備的胃口一次又一次被高高地吊了起來,諸葛亮此時在劉備心目中留下的印象,那叫一個神秘,那叫一個偉岸,那叫一個高大全。而在當時另一位炒作大師劉備著名的那個“三顧茅廬”之際,諸葛亮又采用了欲擒故縱的炒作辦法,既然全面掌握了劉備的心理活動,那就給他個屁股也無妨,諸葛亮深深知道,這樣反而能使劉備更加急切地想要得到他。果然,在這一系列嚴密而浪漫地策劃下,不由得連劉備這樣的炒作高手也乖乖上套。再通過諸葛亮好高騖遠紙上談兵的一頓瞎忽悠(隆中對策),屢戰屢敗、經常寄人籬下、四處碰壁的劉備仿佛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頓時信心膨脹豪情萬丈,當下如同服了搖頭丸一般,興奮地即興與諸葛亮合唱了一曲蘇永康的《相遇太早》:“……你我都找到新的依靠/過去對錯已不再重要/只是我們都清楚地知道/心里還有個劃不完的句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