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出版的美國《新聞周刊》封面上,象征中國的巨大五星占據了全部頁面。在其一側,則是醒目的標題:為什么中國正常運作?
“中國是今年唯一一個可能取得亮麗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因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慣常打破經濟教科書每一個原則的國家。”該雜志這樣描述道。在文章中,美國《新聞周刊》認為正是中國政府對經濟領域的有效控制使得中國能夠在全球危機下還能穩步前行,中國模式到現在以來有效的運作非常值得研究。
里昂證券亞洲公司的經濟學家羅斯曼對美國《新聞周刊》說:“應該記住,中國是唯一一個沒有出現信貸危機或信任危機的大國。還可以有把握地說,沒人擔心Cye.com.cn中國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里昂證券經濟師戴維·墨菲則贊嘆“中國政府以連貫方式采取行動、組織人民和資源實現共同目標的能力一直讓我驚訝”。
而美國《外交》雜志認為,中國無法通過一己之力穩定世界經濟,但如果不能保證中國在國際金融新秩序中的利益獲得承認,中國是不大可能在重建全球金融系統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的。
“應對次貸危機的方法將是中國模式的詳盡演繹,”美國《外交》雜志說。該雜志判斷,盡管中國也受到危機的破壞,但相對于西方而言,中國的經濟和金融實力反而有所加強,中國對全球施加影響力的能力將大大增強。
“很難期待中國帶領我們走出經濟低迷,但我想中國肯定能夠起積極的作用,而且他們也愿意這樣做。中國肯定能夠為世界經濟帶來助益,但我們不能指望中國擔當撐起環球經濟的支柱,因為它本身還不夠強大。”麥肯錫亞太區總裁多米尼克·巴頓的這段話,或許是對中國當前角色較為清醒的認識。
實際上,無論外部世界對中國經濟的發展持有何種心態,中國“保八”的努力本身,就已經是在向西方宣告一個清楚的立場:救自己,就是救世界。(《環球》雜志記者/王豫剛)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6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