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初興民,他帶著眼鏡,穿一件粉色的T恤,很和藹,沒有作為成功企業家的架子,更像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
與以往的采訪方式不同,初興民對自己的創業經歷并沒有談太多,而是給記者上了一堂生動的創業課。
他反復強調:方法是創業的焦點,心態是創業的基點。
創業不成是方法不對
大家一同創業,為什么有的人能成功,有的人一直在努力堅持著,卻還是不行?
初興民直截了當地說:“不是你不行,是你方法不對! ”
沒有誰天生就是成功者,初興民自己也是一步步按照自己的方法摸索著走到今天的。“企業要有自己的理念,要有自己的經營模式,要有長遠眼光。 ”初興民說,這些方法都是搭建企業不可缺少的橋梁,缺一個都不能成功。
初興民回憶,1984年,當時國家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對外交往業務猛增,他通過對市場的反復調查,發現翻譯這個行業很有市場潛力,于是成立了翻譯公司。“翻譯公司需要一大批有知識、有創造力、會各種語言、懂各種專業的人才,能否把這些人才組織起來,是我事業成敗的關鍵。 ”
初興民強調,當時他就已經意識到了挖掘人才的重要性,他費盡周折請到了一位年近八十歲的資深翻譯,此人精通英、日、德、法、西班牙等十幾門外語,幫助他解決了不少翻譯難題。
|